【心血管医生临床日记】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治疗,请重视镇痛、镇静与谵妄!




基本信息:李某顺,男性,78岁,汉族,已婚。
主诉:突发胸痛3小时。
12导联心电图。

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治疗,前降支闭塞,植入支架后血流恢复,术后12导联心电图。

患者术后诉胸痛缓解,心电图提示ST段回落良好,心脏超声未见心包积液等情况。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了“谵妄”,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各位老师又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

根据《中国急诊成人镇痛、镇静与谵妄管理专家共识》中谵妄相关内容推荐,采用简明意识模糊 评估法 (brief confusion review method,BCAM) 进行谵妄评 估。(2 级,强烈推荐) 简明意识模糊评估法 (BCAM,附图 1) 由 Inouye 等于 1990 年提出,不超过 1 min 即可完成,评估 是否存在以下四个征象:(1)意识状态急性改变或波动;(2) 注意力不集中 ;(3)意识水平改变 ;(4)思维紊乱。如果患 者同时存在征象 1 和征象 2,且征象 3 或者征象 4 存在其中 一条,则认为该患者存在谵妄。
我们同时请了精神卫生科、神经内科等相关专业科室专家进行会诊,经过充分评估和讨论后准备给予“人工冬眠”治疗。同时我们将目前的病情和“谵妄”对病情的风险充分告知患者家属,并告知“人工冬眠”治疗的利与弊,征得患者家属书面同意给予“冬眠合剂”治疗。
【指南与共识】

1、缓解疼痛、呼吸困难和焦虑
疼痛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并会导致血管收缩和心脏负荷增加。STEMI伴剧烈胸痛患者可考虑静脉给予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如静脉注射吗啡3 mg,必要时间隔5min 重复 1 次,总量不宜超过 15 mg)(Ⅱa,C)。但吗啡起效慢,可引起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并降低P2Y12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作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此问题[9]。STEMI患者常常处于焦虑状态,严重焦虑者可考虑给予中效镇静剂(如苯二氮 类)(Ⅱa,C)。
2、低温治疗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但未恢复意识的患者推荐低温治疗(Ⅰ,B),应用特殊方法(如降温导管,降温毯,冰块等)使患者在一定时间(≥24 h)内维持在32~36 ℃的低温环境。但低温治疗并不能降低合并心原性休克的STEMI患者30 d全因死亡[32]。不能因低温治疗而延误急诊PCI。此外,低温治疗可使氯吡格雷肝脏代谢转化率降低,接受低温治疗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抗栓效果。

3、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
CPR后的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病死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与美国心脏协会(AHA)分别于2003、2005、2010和2015年制定了CPR及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指南中推荐:因心室纤颤导致的院外心搏骤停成人患者,恢复自主循环而无意识者应给予32~34 ℃的亚低温治疗,持续12~24 h[31,32,33,34]。亚低温实施方案可参考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流程方案,见图2。


4、重症医学工作者应该时刻罕记:我们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意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与恐惧感,使患者不感知、不注意、不记忆或者遗忘其在危重阶段的各种痛苦,避免这些痛苦及其所引发的焦虑和躁动增加各器官的代谢负担,加重患者的病情或影响其接受治疗。因此,镇痛和镇静应作为ICU内患者的常规治疗。


【临床问题】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谵妄状态,各位老师是如何处理的?
2、“人工冬眠疗法”有无相关经验和教训?
日期: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 除夕
最后编辑于 2024-02-09 · 浏览 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