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科门诊日常,未开“消炎针”被投诉不会看病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12岁
患者体重:65kg
主诉:发热、咽痛7小时
简要病史:患儿今晨06:00起床出现发热、咽痛,家长测温38.6℃,喂服“布洛芬混悬液”10ml后体温下降,同时还喂服“头孢呋辛0.25g”。下午再次发热,否认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咳嗽、咯痰等不适,精神、饮食可,于13:00来诊。
否认慢性病、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9.3℃,脉搏116次/分,精神可,咽充血,扁桃体不大,未见疱疹、脓点及脓性分泌物。
辅助检查:拒绝抽血。
临床诊断:急性咽炎
治疗经过:
1.目前情况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但还是建议验血常规、CRP进一步鉴别和评估炎症程度,患儿家长拒绝,要求输液“消炎药”(常规就是特指抗生素)。
2.治疗:
①布洛芬混悬液 8ml po st(自备);
②炎琥宁200mg ivgtt st;
③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
④动态监测体温。
我拿着处方告诉患儿家长:目前急性咽炎,考虑病毒可能性较大,使用炎琥宁静滴抗病毒、同时有退热作用;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布洛芬口服退热;口服补液盐散冲水口服补液补充电解质,因为发热以及服用退热药后出汗可能导致失水增加。
20分钟后,家长提着配好的针水和口服补液盐丢到我的办公桌上:“医生,你会不会看病,退针水,退药”。
紧接着,护士跟下来,一问才知道是这样:因为不需要做皮试,家长就问护士这个针水是不是消炎针,护士说不是,然后就发生了后面的事情...
又过了30分钟左右,我们领导打电话找我,说我被投诉了,投诉理由是:我不会看病。我向领导解释后领导肯定了我的处理方式,让我不要介意。
讨论:在基层医院,特别是基层诊所,很多“医生”为了“疗效”显著,不论细菌还是病毒感染,不论炎症指标高低,都常规给患者用“三菜一汤”(抗生素、维生素、激素),这样真的好吗!回看这位患者,真的需要用抗生素吗!
知识分享:
1.《2017欧洲抗生素谨慎使用指南》指出社区处方者应该做到:
①避免为病毒性或自限性细菌感染开具抗菌药物。
②在特定情况下,根据指南,考虑为成人或儿童开具带有适当安全网的延迟抗菌药物处方。例如:为急性中耳炎或急性鼻炎开具延迟抗菌药物。
③评估症状并使用评分系统或症状检查表来指导诊断测试、抗菌治疗和紧急转诊的需要评估症状并使用评分系统或症状检查表来指导诊断测试、抗菌治疗和紧急转诊的需要。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版》知识:
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占70%~80%,细菌感染占20%~30%,细菌可直接引起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②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③基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流程:

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



最后编辑于 2024-02-07 · 浏览 7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