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男子捕捉竹鼠,竟感染致命“篮”花!

发布于 2024-02-05 · 浏览 1.4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8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以后再也不去捕捉竹鼠了”, 张大叔对主管医生说道。原来,张大叔因捕捉竹鼠,感染了世界十大最恐怖的真菌之一——马尔尼菲篮状菌,所幸经我科治疗后好转。

img


1

病情回顾


张大叔在半年前就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促不适,伴有双侧胸痛,就连在平地上行走就感觉明显胸闷、气促,一深呼吸就剧烈咳嗽。到当地医院治疗后,给予泼尼松片口服,情况时好时坏,服用完医院所开激素后自行至药店购买激素服用,最大剂量服用20粒/日。

十余天前,张大叔再次胸闷气促,经当地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听朋友介绍,遂到我院呼吸科就诊。


2

诊疗经过


入院后,我科医生结合患者病情病史,安排了相关检查。胸部CT提示,两肺见弥漫性磨玻璃结节影,边缘模糊。肺功能:轻度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氧分压下降:62mmHg,血氧饱和度下降:92%;总IgE测定:1607.00IU/mL;自身抗体13项、ANA、ANC、风湿3项、HIV为阴性。张大叔自诉家中老鼠较多。结合患者症状、影像和流行病史,医生高度怀疑张大叔感染了马尔尼菲篮状菌

img


1 患者 入院时 胸部CT 图像

马尔尼菲篮状菌,最早是1956年在越南野生中华竹鼠肝脏中分离,曾经称为“马尔尼菲青霉菌”,2011年更名为马尔尼菲篮状菌。竹鼠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主要携带者,研究表明,吃竹鼠可能会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篮状菌病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流行,我国主要发生在华南,可导致患者播散性感染甚至死亡。

为进一步确诊,我科呼吸介入团队为他行支气管镜行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及诊断性肺泡灌洗,完善结非结检验、真菌培养、病原体靶向测序。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阴性。病原体靶向测序:马尔尼菲篮状菌(序列数3334)和烟曲霉(序列数1279)。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经培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生长+!!

img


图2 患者肺灌洗液真菌培养图像 

随后, 给予张大叔一系列抗真菌和对症的治疗后,他的症状明显好转,不久前顺利出院。

1、马尔尼菲篮状菌概述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温度依赖型致病性双相真菌,是世界十大最恐怖的真菌之一,生物危害等级三级,是引起HIV患者感染排名第三的病原菌。HIV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不进行治疗的死亡率为80%-100%, 尽管接受了抗真菌治疗,但其死亡率仍高达30%。

2、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易感人群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曾被认为是HIV的标志性疾病,然而近年来HIV阴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大多合并有基础疾病:成人免疫缺陷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恶性肿瘤、原发性免疫缺陷、糖尿病等,也包括既往无任何基础疾病的“健康人” 。

3、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流行病学。

东南亚的气候、温度和湿度适合马尔尼菲篮状菌的生长繁殖,因此马尔尼菲篮状菌多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及我国华南地区。竹鼠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自然宿主,直接接触竹鼠或间接接触被竹鼠粪便等污染的环境均可导致感染。本例患者定居本地,长期捕捉竹鼠,长期私自服用糖皮质激素,很可能是竹鼠接触史导致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4、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诊断标准。

真菌培养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断的金标准。在精准医学时代,合理应用病原体靶向测序或宏基因组测序,可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率及病原体精准诊断。本例患者真菌和病原体靶向测序均检测出马尔尼菲篮状菌。

马尔尼菲青霉病 (8)

最后编辑于 2024-02-05 · 浏览 1.4 万

6 25 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