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临床管理指南2023--总结
【摘要】自发性脑出血是卒中的一种严重亚型,在中国卒中患者中占23.4%,以急性发病、病情迅速变化以及高致死和致残率为显著特点。鉴于管理脑出血所面临的紧迫和复杂挑战,本指南旨在为其临床处理提供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推荐意见。本章节覆盖了从脑出血院前评估、医疗干预到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各个关键环节。在具体推荐方面,本指南根据不同的证据等级,为早期诊断、影像学评估、急性期干预、内科和重症监护、外科干预以及二级预防策略提供了指导。旨在全面提升自发性脑出血诊疗的科学性和系统管理质量。
01脑出血系统管理
脑出血系统管理模式:

【推荐意见】

02诊断及病因筛查
2.1 院前评价与管理
推荐意见:
- 脑出血的快速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ⅠC,新增)。
- 对于突发可能因卒中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尽早启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可以减少卒中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延误(ⅠB,新增)。
2.2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推荐意见:
- 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重点询问病史、完善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定出血类型、活动性疾病和不良结果的风险(ⅠB,新增)。
2.3 脑出血的影像学评价
2.3.1 脑出血影像学诊断与评价
【推荐意见】

03脑出血急性期干预
3.1 强化血压管理
【推荐意见】

3.2 凝血障碍相关脑出血急诊干预
抗凝药物相关脑出血治疗流程:

【推荐意见】

3.3 抗血小板药物相关脑出血急诊干预
【推荐意见】

3.4 止血治疗

3.5 脑血管结构异常相关脑出血急诊干预
推荐意见:
- 对于危及生命的继发性脑出血,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清除血肿的同时,应根据去除原发病因的相对风险和获益权衡治疗策略(Ⅱa类推荐,C级证
- 据)。
04脑出血的内科及重症监护治疗
4.1 基础监测与治疗
4.1.1 卒中单元
推荐意见:
- 自发性脑出血推荐在具有多学科团队的专业病房(卒中单元)治疗,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ⅠA)。
4.1.2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推荐意见:
- 对于中重度脑出血、脑室出血、脑积水或幕下脑出血,推荐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ⅠB)。
4.2 常见并发症管理
4.2.1 卒中相关肺炎
推荐意见: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经口进食前应该进行吞咽困难筛查,以降低误吸和肺炎发生的风险(Ⅰ类推荐,B级证据,修订)。
- 对于自发性脑出血,可以使用ICH-APS量表评估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风险(Ⅰ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
4.2.2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推荐意见】

4.3 消化道出血
推荐意见:
- 对脑出血患者推荐密切观察患者呕吐物、大便的量及颜色,若患者存在昏迷现象,需对其胃管内容物性状予以严密观察,必要情况下送检(Ⅱa,C,新增)。
- 脑出血患者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Ⅱa,C,新增)。
4.4 尿路感染
推荐意见:
- 对于具有尿路感染高危因素的脑出血患者,推荐加强预防措施,降低尿路感染风险(Ⅱb,C,新增)。
4.5 血糖管理
推荐意见:
- 对脑出血患者推荐监测血糖以降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风险(ⅠB)。
- 对脑出血患者推荐治疗低血糖[<60 mg/dL(3.3 mmol/L)],以降低死亡率(Ⅰ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推荐治疗中重度高血糖[>180 mg/dL(10.0 mmol/L)],可能改善预后(Ⅱa,C,新增)。
4.6 心脏并发症
推荐意见:
- 对脑出血患者推荐早期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Ⅱa,C)。
4.7 脑水肿

4.8 症状性癫痫

4.9 高颅压

4.10 脑积水
推荐意见:
- 脑出血患者如发生脑积水,推荐脑室外引流治疗,尤其是当患者意识水平下降时(Ⅱa类推荐,B级证据)。
05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具备外科干预指征的脑出血患者干预选择:

5.1 微创血肿清除
【推荐意见】

脑出血患者外科微创干预指征证据:

5.2 开颅血肿清除

脑出血患者开颅干预指征证据:

06脑出血二级预防
6.1 脑出血后卒中复发风险评价
【推荐意见】

6.2 脑出血的二级预防
【推荐意见】

07脑出血的康复和功能重建
7.1 脑出血的预后评价

7.2 脑出血后神经行为并发症
【推荐意见】

7.3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

08脑出血的医疗质量监测与改进
【推荐意见】

以上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神经内科及重症医学文献学习,仅供阅读参考,我是资源的搬运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编辑于 2024-02-05 · 浏览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