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24岁未婚女性胰体尾7CM的较大肿瘤须行标准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终身糖尿病?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24岁,未婚,体检B超发现“胰腺体尾部囊性肿瘤”,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门诊就诊,无腹痛腹胀等症状,查体左上腹可及一肿物,表面光滑,不可活动,无压痛反跳痛。B超提示左上腹部囊性肿物,大小约59*69MM。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腺尾部囊性灶,大小约70MM*60MM,考虑囊肿或腺瘤可能。肿瘤指标CA199,CA125及癌胚抗原均在正常范围,IgG4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肺功能均正常,无手术禁忌。术前诊断:胰腺肿物:囊肿?囊腺瘤?良性可能性大,恶性不能排。手术指征存。予术前三维重建,并于2023-12-18行保留脾脏的“贴近肿瘤切除的胰体尾切除术,WA术式”,一种新型改良式胰体尾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测血糖qid, 无血糖升高,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观察10天患者无并发糖尿病及消化不良,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后近一个月门诊复查,无并发糖尿病及消化不良。后期是否会发糖尿病及消化不良等并发症有待长期的随访及观察。










保留脾脏的WA术式


讨论:
真性的胰腺囊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癌变可能,而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预后极差,故较大的胰腺囊肿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若按传统标准的胰体尾切除术治疗,是从胰颈部离断切除胰体尾组织,需要切除75%-95%的绝大部分胰腺组织,导致切除过多正常胰腺组织,往往容易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终身糖尿病及消化不良。考虑到患者为年轻女性,未婚,选择传统手术方式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为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上述术后并发症,结合该患者肿瘤位置长在胰腺体尾部偏尾侧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位置长在胰腺中间或中间偏胰尾侧的胰腺良性肿瘤,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王安医生为此首次提出了一种胰体尾新型改良式胰体尾切除术,“贴近肿瘤切除的胰体尾切除术,WA术式”。术式的特点是,不是按胰颈部离断胰腺的原则,而是按照尽量贴近肿瘤右侧缘1CM左右距离的原则来离断胰腺,切除包括胰腺良性肿瘤在内的尽量少的胰腺组织,尽量保留胰头、胰颈部及胰体部组织等更多的胰腺组织,从而保留更多的胰腺功能。同时保留或不保留脾脏。对于术前评估为在胰腺中间或中间偏胰尾侧的胰腺肿瘤,良性可能性大者,可适用该术式。对于胰腺良性肿瘤位置正好在胰腺颈部或紧贴胰腺颈部者,因无法保留更多的胰腺剩余组织,故该术式意义不大。若术前评估肿瘤恶性可能性大,则须直接行胰腺恶性肿瘤根治术。该术式不适用于胰腺恶性肿瘤根治术,故在使用该术式时,术中均需行快速冰冻病理明确肿瘤良恶性诊断,若为恶性,则术中须加行胰腺恶性肿瘤根治术。
术中难点:在肿瘤右侧1CM左右,分离胰腺上下缘,贯穿胰腺下方隧道,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进行离断,注意避免脾动静脉干及其分支出血,对脾动静脉进行分离悬吊,小分支进行止血夹夹扎或丝线结扎离断,对胰腺组织上出血可以进行双极电凝止血、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单极电凝止血等;对于保留脾脏的“贴近肿瘤切除的胰体尾切除术”,沿着脾血管,从近端至远端,从右到左,进行分离胰腺,超声刀小口前进,对血管小分支夹扎或结扎;对胰腺残端,用proline线进行连续缝扎,对主胰管残端单独结扎或缝扎,避免或减少胰腺残端术后胰瘘及出血。

最后编辑于 2024-01-18 · 浏览 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