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小伤口应该采用干性愈合 or 湿性愈合?

简介:八十多岁老年患者,大约11年前胸科术后固定胸骨的多个钢丝一直未取出。目前老人心衰III级,血压不高、血糖正常,有慢性肾功能不全。
病情:近1年左右,老人因消瘦、皮下脂肪减少,导致上述其中1个钢丝外缘较锋利刺破表皮、向外凸出约1毫米左右,伤口是小圆孔状,直径约2毫米左右(如图)。



近一个月伤口处理:发现伤口后开始一周左右对伤口处进行干性愈合处理,碘伏消毒、涂抹红霉素软膏,之后因担心伤口感染,改用水胶体湿性愈合敷料,经过多次换敷料至今月余,但伤口未明显愈合,甚至看似好像比之前的伤口创面还稍微大了一点点。
求助伤口愈合方案:究竟应该干性愈合 or 湿性愈合?
- 在开始一周的干性愈合期间,小伤口处分泌物结痂,当时以为伤口愈合住了。后因用碘伏多次湿润后,分泌物结痂脱落了,不知当时是否应该保留住那个分泌物结痂?
- 随后的2~3周内换成水胶体湿性愈合,未再涂抹红霉素软膏、表皮生长因子等,仅碘伏消毒后(有时用生理盐水脱碘、有时未用生理盐水脱碘),直接敷上水胶体辅料,大约3天换一次辅料。
- 水胶体辅料的禁忌症之一是“死腔” 或 “潜行”,不清楚这种小伤口,因钢丝游离在皮肤组织中间有空隙,这种情况是否算是一种“死腔”或“潜行”吗?是否不适合采用湿性愈合呢?
- 患者家属购买了红外线烤灯,在湿性愈合的情况下,是否适合使用红外线烤灯呢?
- 这种情况下,干性愈合与湿性愈合,哪种愈合方案更适合呢?
非常感谢诸位的建议和指导!谢谢
护理版1月活动
最后编辑于 2024-01-20 · 浏览 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