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甲流并MP,服药1天显效,后续治疗10天基本痊愈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19岁
主诉:咳嗽3天,发热1天。
简要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夜间明显,可呈阵发性剧烈干咳,偶咯少许白黏痰,自行服用“急支糖浆”无明显好转,昨晚开始出现发热,体温高峰38.5℃,服用布洛芬片体温可下降至正常,伴乏力。
否认其他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7.8℃,咽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未闻及啰音。
辅助检查:
甲流抗原阳性。
肺炎支原体IgM阳性。
血常规:白细胞、CRP(-)。

临床诊断:
1.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
2.肺炎支原体感染
治疗经过:
第一天:
1.罗红霉素 0.15g po q12h;
2.磷酸奥司他韦胶囊 75mg po q12h;
3.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10ml po tid;
4.肺力咳合剂 20ml po tid。
第二天未复诊
第三天电话随访。
就诊第二天体温已正常,咳嗽、乏力症状减轻;今日体温正常,咳嗽明显减轻,偶有干咳,乏力缓解。
诊疗意见:继续服用奥司他韦胶囊至5天,罗红霉素软膏服用至10天。
第六天复诊。
症状:干咳,夜间明显,口干、咽干,偶有少量白黏痰,余无不适。舌尖稍红,少津,苔薄。
查体:体温36.2℃,咽稍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啰音。
诊疗意见:
甲流、肺炎支原体感染,目前治疗有效:
①奥司他韦足量足疗程,予停用;
②抗肺炎支原体疗程需10-14天,继续罗红霉素 0.15g po q12h 5d;
③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 10ml po tid镇咳化痰;
④中医辨证肺阴耗伤、余热未尽,予玄麦甘桔颗粒10g po tid滋阴清热利咽。
第十一天电话随访
药已经吃完,偶有咳嗽,干咳,无痰,余无不适。
诊疗意见:可继续服用玄麦甘结颗粒3天左右。
知识分享:肺炎支原体肺炎
1.定义:指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2.主要症状
①发热:发热以中高度发热为主,体温>38.5°C,可伴头痛、咽痛、耳痛等,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
②咳嗽:病初多为阵发性干咳,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可伴胸痛、胸闷等。随病情进展,咳嗽可逐渐加剧,痰量增多。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3.体征
①呼吸频率增快:小于2月龄≥60次/min;2月龄~1岁≥50次/min;1-5岁≥40次/min;5岁以上≥30次/min。病情加重,可出现呼吸浅快、胸壁吸气性凹陷、呼吸困难、鼻煽、三凹征、呻吟和发绀,可有烦躁、萎靡、嗜睡、拒食等。
②肺部啰音:胸部听诊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干啰音、湿啰音。
4.影像学检查
早期胸部X线检查多表现为单侧病变,呈不整齐云雾状肺浸润影,有时呈双侧弥漫性网状或结节样浸润阴影或间质性肺炎表现,病情重者可见大叶性实变影、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胸部CT可表现为支气管血管周围纹理增粗、增多、支气管壁增厚,可有磨玻璃影、树芽征、小叶间隔增厚、网格影、斑片状、节段乃至大叶性实变、肺不张等。
5.诊断标准:符合以上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两项,即可诊断为MPP:
①单份血清MP抗体滴度≥1:160(PA法);病程中双份血清MP抗体滴度上升4倍及以上。
②MP-DNA或RNA阳性。
6.抗MP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首选治疗,优先推荐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轻症MPP,其次可选用红霉素或克拉霉素。
对于儿童重症MPP,可疑或确定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可选用:
①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患儿年龄>8岁,可优先选择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
②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选择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18岁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注意动态监测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最后编辑于 2024-01-10 · 浏览 2.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