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颅底进修日志23:舌下神经管鞘瘤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31
主诉:间断性声音嘶哑6月
简要病史:患者2021-04月中下旬起用声过度时出现声音嘶哑,未重视。2021-05月中旬声音嘶哑较前频繁。2021-06-21首诊于XX县医院耳鼻喉科,诊断“声带麻痹(右)”,并行脑部及胸部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未见报告)。2021-07-06声音嘶哑未见改善,遂就诊于XX市XX区X乡医院耳鼻喉科,行纤维喉镜检查结果示:声带麻痹(右),行颈部增强CT检查结果示:右侧声带饱满,右侧口底部可疑软组织密度灶,颈部多发小淋巴结。颈部增强MRI检查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及颈静脉孔区内占位,考虑颈静脉球瘤,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手术治疗。为求手术患者于2021-07-26就诊于我院,门诊以“颈静脉孔区咽侧占位性质待查(右,神经源性?)”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声音嘶哑、偶有饮水呛咳,否认咳嗽、咳痰,吞咽障碍、呼吸困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闷、听力下降,面部感觉异常、面肌活动障碍,右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面部潮红、少汗,味觉改变,耸肩不能、张口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睡眠、饮食、二便及体重均未见明显改变。
体格检查: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无异常,舌苔正常,右侧舌体萎缩,伸舌明显右偏但无震颤,齿龈正常,咽部粘膜正常。双耳廓无畸形,双外耳道宽敞,少许耵聍碎屑,无异常分泌物。双鼓膜标志清,无穿孔,活动好。双乳突区无压痛。双侧咽鼓管通畅。
辅助检查:
(2021-11-01 14:34,本院)行耳鼻喉(喉部检查)检查提示:电子鼻咽喉镜检查,鼻咽顶后壁黏膜光滑;会厌黏膜无充血红肿,形态及活动正常;右侧声带固定不动;左侧声带活动正常,声门闭合差;双侧梨状窝标志清楚。
硬性耳内镜检查结果(2021-11-04 本院)示:右侧外耳道通畅,左侧鼓膜完整、浑浊,标志欠佳;左侧外耳道可见耵聍及菌丝,清理后见左耳鼓膜完整、增厚,标志差。
纯音测听检查结果(2021-11-04 本院)示: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 左耳:15-15-10-5-15-20-20(dB HL),右耳:15-10-10-10-15-35-75(dB HL),250-500-1000-2000-4000(Hz)骨导左耳:10-5-5-15-30(dB HL)。
声导抗结果(2021-11-04 本院)示:左耳呈“As”型曲线,右耳呈“A”型曲线。
言语识别率(2021-11-04 本院)示:左耳平均听阈18dB HL,最大言语识别率92%;右耳平均听阈13dB HL,最大言语识别率88%。
(2021-11-04 18:11,本院)行CT(头颈部)检查提示:1、右侧颈静脉孔扩大,右侧颈动脉间隙及桥小脑角区肿块,考虑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可能性大,请结合MR检查。2、双侧颈动脉间隙多发小淋巴结。
(2021-11-08 07:58,本院)行磁共振(颈部)检查提示:右侧桥小脑角区、颈静脉孔区及右侧颈动脉间隙不规则肿块,考虑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可能性大,请结合临床。








临床诊断:舌下神经管鞘瘤(颅内外沟通型)

治疗经过:经耳后右侧枕颈进路桥小脑角、颈静脉孔区、咽旁颅底舌下神经瘤切除术
术前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查看瘤体血供情况;
术中后组颅神经与瘤体黏连,无法分离,故与肿瘤一并切除;
术后出现呛咳、吞咽障碍等后组颅神经症状,经过康复,最终恢复。


讨论:
什么情况下需要分期手术?
最后编辑于 2024-01-08 · 浏览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