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纷纷建立「小检验科」,检验科业务被瓜分,收入腰斩,是福是祸?


最近,在一个国内某大三甲医院发出的招聘通知中看到:大量临床科室在招聘检验的人员,皮肤科、妇科、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呼吸内科等7个科室,都有检验人才需求。

近几年来,很多实力强劲、口碑很大的临床科室,不约而同开始探索科室自配临床实验室的道路,也就是临床科室的“小检验科”。
也许曾几何时,临床实验室单纯是一个将检验项目导流到临床科室的工具。
但随着 DRG 政策落地以及 POCT 质量管理的重视,临床实验室正在进化成一个更加贴近临床,更加能够帮助临床「精准控费」的检验科 2.0。
在丁香园的文章中,某脑病专科医院检验科技师提到:她们医院检验科现在一共就四五个人,主要负责的是几大常规检查的工作,「像激素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等特异性检查都完全由专科实验室负责。」
因为工作量过于局限,该检验科技师现在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其实,技耗分离收费加上集采价格,即便检测量不变,科室的收入也骤减三成了。遇到一些业务再被临床科室瓜分,收入量说是腰斩也不为过。」,目前他们科室绩效分配系数在这一年有了明显的下降,奖金也遇到了延迟发放的情况。
临床科室纷纷建立“小检验科”,对于检验科是福是祸?
你们科室有自己的“小检验科”吗?你怎么看?是资源浪费还是效率提升?
最后编辑于 2024-07-30 · 浏览 12.8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