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我一个乡村小医生为何敢于提出抗感染创新方法?

发布于 2024-01-03 · 浏览 2236 · 来自 Android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2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发现雄激素治疗各种感冒已经35年了,很多同行对我的学术观点抱以怀疑态度。对我非典早期能和钟院士发文在同期《中国医学论坛报》(2003年4月24日)感到有传奇色彩。甚至国内一内分泌专业的博士2014年在《健康界》发文,题目《乡村医生搞科研他疯了吗》。

我之所以能在非典流行季第一个提出治疗治疗非典不可滥用糖皮质激素适量补充雄激素是有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根据。1.我刚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之初,常听到中医讲肾虚理论。我看种马交配和种马干农活虚弱大汗淋漓和种马早衰亡以及自己在性生活的经验体会,过频的性行为伤“肾”和体虚,容易感冒;2.感悟中医肾虚道理和《黄帝内经》素问篇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治疗感染性、肿瘤性疾病都本着“扶正、固本、驱邪”的原则思路施治;3.我通过耐寒锻炼 也感受到预防各种感冒的确有效。1987年我做了冬泳冷水浴的现场问卷调查统计也证实了耐寒锻炼强身健体的作用。我查阅文献资料,写了《耐寒锻炼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发表在《中华理疗杂志》1989年第4期,为之后的探索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的奥秘奠定了前沿的理论基础;4.我在临床各种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尤其感染疾病虚弱病人应用雄激素有奇特疗效。

通过这些方面的感性认识,我分析综合,逐渐感悟到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和小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在抗病毒、病菌等病原方面的确发挥着中医视角的扶正固本的有效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医学界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的研究几乎一边倒地认为:糖皮质激素和雄激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雌激素提升免疫功能。最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女性患胶原性疾病多于男性。另外的证据是人步入青春期,胸腺开始萎缩。普遍认为雄激素促使了胸腺萎缩。对此,我仍然质疑雄激素单向抑制免疫功能的观点。

1989年,我在临床用雄激素(即甲基睾丸素,后更名甲睾酮)治疗冬季不明病原的各种感冒有经验性的奇效(病人应用甲基睾丸素2~3天症状消失)!1990年我在《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报告了我的这一发现,1992年发表在《山东医药》杂志第10期。同时,我在《山东卫生报》和《医药信息论坛报》报告了我的发现。

2003年,我查阅资料,发现加拿大病理学家汉斯·塞里(1907—1982)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应激反应理论学说,他认为:无论心理应激、创伤应激、感染应激中毒应激等,其应激的病理生理改变特征是相似的。

后来医学的研究确认,各种应激反应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轴方面是相同的:1.应激反应时,交感神经兴奋,病体处于异化代谢旺盛状态;2.病体在睡眠状态,血液同化激素可相对提升,同化代谢有所增强,应激反应相对减弱,病体体能向好发展;3.应激反应时促异化代谢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激素、高浓度甲状腺素)在血液里升高,而促同化代谢的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生理水平的甲状腺素)降低,致使疾病的应激反应过程虽然在病初是积极维护病体以抗御疾病,但是应激反应持续过久,加之病体有基础疾病、老衰,其生理活性物质慢慢损耗,病体由代偿期退为失代偿期,最后因各脏器能量物质消耗殆尽,病体多脏器衰竭而亡。

对急性病毒病和各种细菌感染病而言,认识了应激反应共性本质后,掌握了维护病体同化代谢阻止病体由代偿期转化为失代偿期,以争取特异免疫的出现,以反攻病原。适当用好促进同化代谢的激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促睡眠药物治疗各种感冒(自限性疾病)、肺炎和其他感染疾病是治疗的正确方向。

有必要强调的是,对急性感染使用促进异化代谢阻止同化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炎应慎重!治疗非典时,权威专家提出早用大剂量用持续用糖皮质激素的观点非常错误。他没有意识到其药理学的“剂量—效应曲线”规律,顾此失彼,严重抑制了病体的免疫力和再生修复功能,有害大于抗炎。换言之,对非典、新冠、禽流感、甲流等自限性疾病单为了抗炎滥用糖皮质激素和无效抗病毒药,肯定会造成病人性命伤亡的遗憾。

关于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了150余万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回顾调查发现,使用糖皮质激素小于30天的病人也增加了患感染、血栓和骨折的风险。这一证据对滥用糖皮质激素起到很重要的警示作用。

若医生意识接受同化激素不但有积极抗病毒、细菌感染的作用,还意识接受同化激素医学大学教材已定论的抗炎作用,那抗感染疾病观念必将发生根本转变,同时配合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水的补充,加上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和抗组织胺药物,必将大大降低感染性疾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的降低。

35年来,尽管我无能力申请到严格的临床对照研究课题,尽管多年来多数权威对此默不作声,尽管医学界抗感染无所创新,但是随着近年来发生的H1N1流感、非典、禽流感、新冠传染病的流行,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和国内309医院均报告不同病毒感染期血睾酮水平降低的证据。

江西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采用临床对照研究证明:雄激素治疗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有效,并且免疫指标回升。

我欣慰地看到,历经35年的艰辛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创新,我提出的学术观点在东方泛起醒目的鱼肚白,太阳已喷薄欲出,在地平线冉冉升起了!

回首35年来,我所做的工作,一、质疑雄激素单向抑制免疫。二、在临床发现雄激素治疗各种感冒和抗感染,有临床经验效果。三、提出雄激素等同化激素在调节免疫功能方面存在“剂量—效应”的异质性(血液里的各种激素只有在生理水平,才使免疫功能和机体修复功能保持在极致。各种激素或高或低都不利于机体免疫功能和靶器官损害的修复),激素调节免疫的异质性观念比较圆满地解释了血雄激素水平低于或高于生理水平都下调免疫功能,只有维持雄激素在生理水平才维护了免疫和修复功能。四、1993年元旦,我得到301医院免疫研究室李求是博士的点拨,我利用已有的不同病毒侵入同一个靶细胞有相互干扰的医学理论,解释了同化激素抗病毒(同化激素促进自身蛋白质合成,竞争性干扰了病毒核酸复制和病毒蛋白体的合成,干扰了病毒的组装增值)的机理,况且同化激素抗病菌真菌已有定论。

我认为,不谦虚地说,这一重大的实践与理论创新随着国内外继续涌现越来越多支持证据,最终定会被世界医学界所认可,必将促进生物和医学进步,必将惠及人类,必将被载入世界生物和医学史册。我探索35年的心血不会枉然!

普通感冒 (7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13)

最后编辑于 2024-01-11 · 浏览 2236

21 5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