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病例

一 病例介绍
患者,女,68岁。患者于消化内科无痛肠镜检查提示: 1.升结肠肿物性质待查(Ca?) 2.乙状结肠炎症改变3、.直肠息肉(腺瘤?)4.内痔,经会诊后转入我科,准备手术治疗。转入后予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症。2021年05月28日送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升结肠癌根治术+肠粘连松解术+腹腔冲洗引流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预防感染、止血、消肿、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诊断:1.升结肠癌 2.重度贫血 3.乙状结肠炎症改变 4.直肠息肉(腺瘤) 5.内痔 6.帕金森综合征 7.老年性心脏瓣膜病 8.眩晕症 9.肠粘连。术后第6天,患者出现剧烈腹痛,伴有寒颤,稍胸闷,无呼吸困难、气促,无发热、腹胀、呕吐、黑便、血便等症状。查体发现患者急性痛苦面容,右侧腹部压痛明显,伴反跳痛,引流管管口周围有少量混浊臭液渗出,考虑吻合口漏可能性大,立即吸氧、监护、下病危,插胃管、胃肠减压,加强抗感染、补液治疗,完善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拟行回肠造口术。术中见吻合口有约1cm破裂口,周围组织水肿,腹腔、盆腔有脓液约400ml,予行回肠造口术+腹腔冲洗引流术,术中提示:升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 ;感染性休克。术后因病情危重转ICU进一步诊疗。在ICU行机械辅助通气、抗感染、应用生长抑素、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维持循环稳定等治疗。病情平稳后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二 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
(1)完善术前准备,口服肠道不吸收抗菌药物:注射用硫酸链霉素,以减少肠道菌群,降低感染风险。
(2)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患者血清白蛋白32.7g/L,血红蛋白77.0g/L,遵医嘱予静脉输注白蛋白及全血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注意做好输血前评估及输血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请营养科会诊,予营养干预。指导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如鱼、瘦肉、乳制品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促进伤口愈合。
(3)做好静脉用药管理 患者年老体弱,基础病多,择期行大手术治疗,术前请ICU会诊行右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为术中、术后用药做好充分准备。护士应做好CVC管路的观察及护理,记录管路的置入深度,每天输液前使用0.9%的生理盐水溶液进行冲管(冲管前抽回血确定管道位置),输液结束后使用10u/ml的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当最后一组液体与肝素盐水存在配伍禁忌时应使用5%葡萄糖溶液20毫升静推后再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每7天更换一次敷料或者渗血、渗液及卷边时随时更换。
(4)患者准备 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咳痰的方法,通过吹气球等方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不要求将气球吹到最大,达到患者最大吹气力量及患者不疲劳为宜。练习踝泵运动,每天8组,每组10-30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术后康复。
(5)心理护理 人人“谈癌色变”,患者及家属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应充分理解患者级家属,加强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后续治疗方案,使患者放松身心,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鼓励,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树立患者的疾病治愈信心,积极主动参加到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
2 术后护理
(1)术后早期禁食,胃肠减压,经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2)患者麻醉清醒后予抬高床头15-30°,利于呼吸和引流。予主动或被动的踝泵运动,指导家属协助患者翻身、活动四肢,注意保护好伤口及引流管。
(3)管道护理 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尿管、胃管及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时,行尿道口护理2次/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颜色、气味等,记录引流液量,按时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通畅。术后第2天予拔除尿管、胃管。
(4)术后第一天,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等。评估患者状态,指导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患者首次离床活动时由责任护士协助,使患者有安全感,提高活动依从性,也利于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护士协助患者离床活动同时对家属进行指导,已取得家属对患者的支持。离床活动时妥善安置各引流管。
(5)遵医嘱用药 患者术后早期禁食,液体量多,做好液体滴注顺序管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予使用止痛药物并评价用药效果。继续静滴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完善实验室检查。(6)吻合口瘘发生的观察 护士应掌握吻合口瘘发生的时间,早期吻合口瘘可发生在术后5d内,一般多发生在术后7~10d,最晚者可在术后第4周,此时引流液的颜色可以判断有无吻合口瘘发生,引流液是术后观察的重点,一般伤口引流液为淡血性或淡黄色液,若引流袋内见浑浊、脓性、气体或粪渣样物质疑似发生吻合口瘘。本例患者术后第6天出现剧烈腹痛,引流管管口周围有少量液体渗出,混浊,味臭,应高度警惕吻合口瘘的发生。当班护士应迅速做出反应,开放静脉通路,吸氧、监护,同时通知医生,遵嘱止痛、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等,完善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7)患者由ICU转入我科时,带入腹腔引流管、盆腔引流管、尿管、胃管、深静脉置管及回肠造口。护士除做好如前护理外,还应做好肠造口的宣教及护理,观察有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该例患者出现造口旁皮肤损伤,在更换造口袋时将袋口裁剪到适宜大小,避免过大导致暴露在排泄物内的皮肤增多,过小导致粘贴不牢等;使用造口粉或者皮肤保护膜,保护周围皮肤保持造口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8)皮肤护理 患者经历二次手术后,由于体能消耗、术口疼痛等,卧床时间增加,骶尾部皮肤护理需要加强。予使用气垫床,水枕垫于骨凸处,泡沫敷料保护局部皮肤,赛肤润液体敷料按摩肛周等措施,患者未发生皮肤损伤。(9)患者年老体弱,短时间内经历2次手术,不管从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遭受了巨大打击。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困扰,给予患者积极的暗示和安慰。同时,也要加强对家属的心理护理,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增强家属的信心和耐心。
(#护理版1月活动)
最后编辑于 2024-01-21 · 浏览 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