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视血脂检测之脂蛋白(a)


1、概况
脂蛋白(a) [Lp(a)]仅在肝脏中合成,主要由肝脏中的LDL受体清除,部分通过肾脏和其他途径清除。在Lp(a)中,一分子的ApoB100和Apo(a)以单个二硫键相连。
在电泳谱中,Lp(a)和VLDL很相似,有一个前β迁移率(多位于β与前β-脂蛋白之间);在超离中,在LDL和HDL的范围内,密度多在1.050~1.100kg/L。
Apo(a)和纤溶酶原有同源性,但缺乏纤溶酶原的功能。Lp(a)可以对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及细胞表面的结合进行竞争,而抑制纤维蛋白水解作用。
Lp(a)也可促进LDL在血管壁上聚集。Lp(a)成分和LDL及纤溶酶原都有相似性,Lp(a)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形成两者之间起一个桥梁作用。Lp(a)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LP(a)是冠心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并且LP(a)越高,发生冠心病的时间就越早。
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人群脂蛋白a含量也不一样。
2、参考值
人群中呈偏态分布,一般以300mg/L以上作为病理性增高。
目前大都用免疫学方法测定。利用Apo(a)单克隆抗体免疫法测定。结果以Lp(a)质量表示。
3、临床意义
血清Lp(a)浓度主要由基因控制,不受性别、年龄、体重、饮食、营养、体育锻炼和降胆固醇药物和环境影响,与高血压、吸烟、饮酒无关。
Lp(a)浓度升高和CHD有关,是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指标。高Lp(a)患者CHD和AMI发病率高于健康人2-5倍;脑动脉硬化患者Lp(a)不仅显著高于健康人,还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增高见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AS、CHD、脑梗死。急性时相反应:AMI、手术、急性创伤、急性炎症。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治疗等。
降低见于:在严重急性期疾病、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肝病的情况。
4、如何才能降低这个指标呢?
现有的药物可以降低Lp(a),但降幅并不大,而且无法确定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的风险,在新药上市之前,我们现在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对付Lp(a)。所以目前我们努力控制好我们能控制的指标,可以把患病风险降到最低。忽略Lp(a),重点控制LDL-C。虽然饮食和生活方式对Lp(a)水平的影响很小或无影响。但饮食和运动可以帮助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Lp(a)水平高的人也可以对此做出改变。
1)控制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清淡饮食,加强锻炼,戒烟,减轻体重,控制好血压、血糖等。
2)控制血脂:目前没有专门降低Lp(a)的药物。因此要积极降低有临床意义的其他血脂。
5、有哪些人需要检查脂蛋白a呢?
1) 主动脉瓣钙化狭窄的。
2)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危及特高危的。
3)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
4) 家属中有脂蛋白a超过900mg/L的。
5) 家中有年纪轻轻,就有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的。
最后总结一下:
总之,建议每个人一生当中都要检测一次Lp(a),而且最好在35岁以前。至于早发(男性50岁以前,女性55岁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反复发生心血管事件,或者有早发CVD家族史的人群,更需要注意检测和监控身体Lp(a)水平,只有尽早发现、积极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让“血脂刺客”无所遁形。同时,也期待新型药物早日填补这一临床空白,助力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
最后编辑于 2024-01-02 · 浏览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