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体会
1.激素于人体的作用:
激素一般来讲具有祖国医学所说“温阳补肾”的作用,但补虚过用阳热之品,则阳亢阴伤,阳过则助火,故激素又有伤阴生热、鸱张肝阳,甚至化毒耗血的弊端。“凡补虚多以燥热,是不知肾恶燥,女子阴虚血不足也,凡补虚多以阳剂,是不知阳胜而阴愈亏也”。
糖皮质激素副反应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且需长期大量应用,多伴有乏力、易外感、五心烦热、盗汗、胃脘烧灼感、反酸、水肿等症,甚或因钙质脱失出现骨痛、腰痛、股骨头坏死等。乏力、易外感者多因糖皮质激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所致,即中医之正气不足,卫外失司也,可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五心烦热、盗汗者为阴虚内热,可予知柏地黄丸/汤滋阴清虚热;胃脘烧灼感、反酸者为湿热内蕴,可予竹茹、黄芩、半夏等清热化湿,联合海螵蛸、瓦楞子、川楝子抑酸止痛;水肿者加茯苓、大腹皮等利水渗湿;骨病者加杜仲、牛膝、补骨纸、龙骨、牡蛎等补肝肾,强筋骨。
2.中药联合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治疗血液病时可采用养阴之品减轻激素的偏颇。一般讲,这一阶段应在辩证用药基础上,以养阴药为主。
对于未出现副作用症状前:宜用凉润轻灵走上焦之品,如太子参、麦冬、沙参等;对于已经出现副作用症状:如肝损、口腔溃疡、血糖升高等,宜用性寒质重走下焦之品,兼能解毒者尤妙,如元参、生地、首乌、黄精、白芍等;对于舌苔黄腻,脉滑,出现热象,尚无明显症状者:宜早用苦寒清热走中焦之品,正所谓“苦能坚阴”,如黄连、栀子、黄芩、竹茹等,配以石斛、玉竹、生地等中焦之品
3.激素撤减或停用时的用药:
当泼尼松每日含量大于20mg时,往往有肝肾阴虚表现,可用知母、黄柏或知柏地黄丸抵抗之。治疗中后期激素用量较小或停用时,往往有脾肾阳衰表现,中药应减少养阴药,加用温阳之剂,以替代由于长期用激素造成的自身激素分泌不足,多加用菟丝子、补骨脂、肉桂等。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过程中,对症应用中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对长期应用激素伴随的副反应有很好的拮抗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TP,可增强疗效、副作用小,减少由激素减量或停 用引起的症状反弹及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最后编辑于 2024-01-01 · 浏览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