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 | 详细手绘子宫肌瘤分型分类,一目了然!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中最常见的盆腔肿瘤,影响着全球70%以上的女性,子宫肌瘤病变最初被称为“子宫结石”。在公元二世纪,它们被称为scler-omas。纤维瘤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特点以多发性、良性居多为特点,多数人无特殊感受,少数人以肿瘤压迫(尿频、腹胀、排便困难)、异常子宫出血(阴道淋漓出血、同房后出血)、肿瘤扭转(腹痛)等临床表现就诊,那么子宫肌瘤有哪些种类呢?小编总结如下:
更多妇科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晓宇说医

0型:有蒂黏膜下肌瘤

I型:无蒂黏膜下肌瘤,向肌层扩展≤50%

II型:无蒂黏膜下肌瘤,向肌层扩展>50%

III型:肌壁间肌瘤,位置靠近宫腔,瘤体外缘距离子宫浆膜层≥5mm

IV:肌壁间肌瘤,位置靠近子宫浆膜层,瘤体外缘距离子宫浆膜层<5mm

V:肌瘤贯穿全部子宫肌层

VII:肌瘤完全位于浆膜下(有蒂)

VI:肌瘤突向浆膜

VIII-1:宫颈肌瘤

VIII-3:阔韧带肌瘤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小编也碰到过特殊类型的肌瘤,在手术过程中,因位置异常增加手术难度:子宫峡部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宫颈口至阴道内,甚至脱出阴道口,常常以同房困难、阴道淋漓出血、肿物脱出阴道口、不孕等就诊就诊,通过妇科超声、妇科查体即可诊断,往往需分次宫腔镜

VIII-2:宫角肌瘤
最后编辑于 2023-12-29 · 浏览 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