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正常,胆红素却异常升高,这份报告?


近期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例患者特殊结果,如下图所示

胆红素很高,但酶却正常!
出现了所谓的酶胆分离现象,但看患者病历,临床诊断为急性肝炎,发现一周,以前并无肝炎肝硬化病史,不禁对结果产生怀疑,调取仪器原始结果及反应曲线,发现了问题原因。
首先看正常反应曲线,ALT、AST反应曲线为负反应速率法,正常反应曲线如下图(图一)所示(以AST反应为例)。

图一AST速率法
首先,仪器会在0时刻向反应杯中加入试剂1(R1),0-1之间加入样本(S),搅拌混匀,10-11点间加入试剂2(R2),搅拌混匀。在这个过程中,仪器会每隔18s测试一次,记录吸光度,一共纪录28个点然后连接成线,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反应曲线。
纵坐标为吸光度,横坐标为反应时间,所测量部分为15-25之间部分,应用双波长法(主波长340nm(蓝色),差值波长660nm(绿色))消除反应干扰,双波长曲线综合得到棕色反应OD曲线(棕色)。
整个反应首先经历孵育期,反应延迟期以及反应线性期,在反应线性期依据15-25之间反应OD曲线吸光度值变化得到反应物的量,这就是正常反应过程。
而看此样本反应曲线为(AST为例):

图二 AST底物耗尽图
红色方框圈起部分,反应曲线在线性反应期已经变得平缓,由于标本酶含量过高,导致反应体系中酶的底物短时间内消耗殆尽,使得之后的反应吸光度变化近乎为零,说明此时底物已经耗尽,因此结果不可靠,需要稀释重测。
对样本稀释5倍后重做,稀释后AST图形为下图三所示:

图三 ATS五倍稀释后反应曲线
明显看到线性反应期为一条平缓曲线,最终结果为ALT:1880,AST:1120,与病人病情相符。按稀释后结果报给临床。
最后编辑于 2023-12-25 · 浏览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