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2023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主要分期部分译文)

发布于 2023-12-21 · 浏览 3113 · IP 福建福建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5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2023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 ab

Ⅰ期 局限于子宫体和卵巢C


ⅠA 疾病局限于子宫内膜或非­侵袭性组织学类型,即低­级子宫内膜样,侵犯不到一半的肌层,无或局灶性淋巴血管间隙(LVSI)或预后良好的疾病

ⅠA1 非­侵袭性组织学类型局限于子宫内膜息肉或局限于子宫内膜

ⅠA2 非­侵袭性组织学类型涉及不到一半的子宫肌层,没有或局灶性LVSI

ⅠA3 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局限于子宫和卵巢C

ⅠB 非­侵袭性组织学类型,侵袭一半或更多的肌层,没有或局灶性LVSI D

ⅠC 侵袭性组织学类型局限于息肉或局限于子宫内膜


Ⅱ期 宫颈间质侵犯伴子宫外延伸或大量LVSI或侵袭性组织学类型伴肌层侵犯

ⅡA 非­侵袭性组织学类型的宫颈间质侵袭

ⅡB 非­侵袭性组织学类型的大量LVSI d

ⅡC 侵袭性组织学类型,累及子宫肌层 E


Ⅲ期 任何组织学亚型的肿瘤的局部和/或区域扩散

ⅢA 子宫浆膜、附件或两者直接扩张或转移

ⅢA1 扩散至卵巢或输卵管(符合IA3期标准的除外)c

ⅢA2 累及子宫浆膜下或通过子宫浆膜扩散

ⅢB 转移或直接扩散到阴道和/或宫旁或盆腔腹膜

ⅢB1 转移或直接扩散到阴道和/或宫旁

ⅢB2 转移到盆腔腹膜

ⅢC 转移到盆腔或­主动脉旁淋巴结或两者f

ⅢC1 转移到盆腔淋巴结

ⅢC1i 微转移

ⅢC1ii 宏转移

ⅢC2 转移到主动脉旁淋巴结上至肾血管水平,有或没有转移到盆腔淋巴结

ⅢC2i 微转移

ⅢC2ii 宏转移


Ⅳ期 扩散到膀胱黏膜和/或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

ⅣA 侵犯膀胱黏膜和/或肠/肠管黏膜

ⅣB 骨盆外的腹膜转移

ⅣC 远处转移,包括转移到任何腹腔外或腹腔内­肾血管以上的淋巴结,肺、肝脏、大脑、或骨骼。


缩写:EEC,子宫内膜样癌;LVSI,淋巴血管间隙受累。

a对子宫内膜癌进行手术分期和病理检查。在所有阶段,都必须记录病变的分级、组织学类型和LVSI。如果可行,鼓励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子分类检测(POLEmut,MMRd,NSMP,p53abn)进行预后风险-­组分层,并作为可能影响辅助和系统治疗决策的因素(表2)。

b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中,标准的手术是通过微创腹腔镜方法进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分期程序包括特定组织学亚型的结肠下大网膜切除术,如浆液性和未分化的子宫内膜癌,以及癌肉瘤,由于显微镜下大网膜转移的高风险。患有中­高/高­风险的患者应进行淋巴结分期。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是一个适当的替代系统淋巴结切除术的分期建议。SLN活检也可以考虑在低−/低­中­风险患者,以排除隐性淋巴结转移,并确定真正局限于子宫的疾病。因此,ESGO-­ESTRO-­ESP指南允许对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SLN方法,这得到了FIGO的认可。假设早期子宫内膜癌,SLN活检在一个足够的替代系统淋巴结切除术high-­中间和high-­风险病例淋巴结分期,也可以考虑在低-­/中-­风险疾病排除隐性淋巴结淋巴结转移。SLN活检应与彻底(超分期)分期一起进行,因为它将增加淋巴结中低­体积疾病的检测。

c同时累及子宫内膜和卵巢的低­级别EECs认为预后良好,如果满足以下所有标准,则不推荐辅助治疗。疾病仅限于低级子宫内膜样癌累及子宫内膜和卵巢(IA3期)必须与子宫内膜癌广泛扩散至卵巢(IIIA1期)区分,标准如下:(1)不超过浅表肌层浸润(<50%);(2)无广泛/实质LVSI;(3)无额外转移;(4)卵巢肿瘤为单侧,仅限于卵巢,无包膜浸润/破裂(相当于pT1a)。

dWHO 2021年定义的LVSI:广泛/实质性,≥5血管

e分级和组织学类型

1.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中肾样癌,胃肠型粘液性子宫内膜癌,未分化癌,和癌肉瘤被认为是高级别的定义。对于EECs,等级基于实体区域的比例:低=1级(≤5%)和2级(6%-­50%);高=3级(>50%)。核异型性过度的分级可使1级或2级肿瘤的分级提高1级。在结构性低­级肿瘤中存在不寻常的核异型性,应提示评估p53和考虑浆液性癌。有鳞状分化的腺癌根据腺体成分的显微镜特征进行分级。

2.非­侵袭性组织学类型由低­级(1级和2级)EECs组成。侵袭性组织学类型由高­级EECs(3级)、浆液性、透明细胞、未分化、混合性、中肾-­样、胃肠道黏液型癌和癌肉瘤组成。

3.需要注意的是,高­级EECs(3级)是一种预后、临床和分子异质性疾病,该肿瘤类型是从应用分子分类改善预后和治疗­决策中获益最多的肿瘤类型。如果没有分子分类,高­级别的EECs不能被适当地分配到一个风险组,因此特别推荐在这些患者中进行分子谱分析。为了实际目的和避免患者治疗不足,如果分子分类未知,在实际FIGO分类中将高­级EECs与侵袭性组织学类型一起分组。

f微转移瘤认为是转移性受累(pN1(mi))。孤立的肿瘤细胞(ITCs)的预后意义尚不清楚。ITC的存在应记录下来,并被视为pN0(i+)。根据TNM第8版,宏转移瘤大小为>2 mm,微转移瘤大小为0.2-­2mm和/或>200细胞,孤立的肿瘤细胞大小为≥0.2mm和≤200细胞。基于FIGO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建立的分期。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8th ed. New York: Springer, 2017.

子宫内膜癌 (45)

最后编辑于 2023-12-21 · 浏览 3113

回复4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