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分享|肩袖损伤术后康复

发布于 2023-12-20 · 浏览 708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3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志红强国 推荐
icon不被选择的人 已点赞
icon志红强国 +10丁当

近期有多位患者因运动导致肩关节损伤入院,经过肩关节手术后得到恢复,却忽略了术后康复这一重要阶段,或多或少存在功能障碍,甚至在术后几个月仍影响生活。

img

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就是肩关节其中的一个肌腱或者几个肌腱发生损伤(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把筋扭了”)。

不恰当的运动或者反复劳损就容易造成肩关节的稳定结构装置受损导致肩袖损伤。有些人喜欢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单杠或吊环中的转肩、举重抓举时的突然背伸等动作,都易损伤肩袖。经常进行网球、棒球、排球、攀登等需要上肢举过头顶类的运动,日积月累,也容易造成肩袖损伤。

如何发现肩袖损伤?

主要症状为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还可能出现异常杂音、周围肌力减退等

疼痛:是早期主要症状,在进行肩前屈、外展旋运动时疼痛加重,主要位于肩关节前外侧,可向上臂及颈部放射,夜间及劳累后加重,休息缓解;肩峰前下端及肱骨大结节之间间隙压痛;部分肩袖撕裂患者存在肩关节外展60°-120°疼痛弧

活动受限:常见肩关节外展受限,严重时无法完成梳头等手臂上举过头动作,但被动活动正常。

img

异常杂音:活动时可听到砾轧音或触及摩擦感

肩袖肌群萎缩、肌力下降,长期病程可导致软组织挛缩,造成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袖损伤康复计划

阶段训练一(术后0~3周,最大限度保护期)

此阶段给予外固定支架固定肩关节。这是因为腱一骨愈合一般需要6~8周,术后肩关节一般被置于外展休息位,一般为外展3O°-45°,时间6周。外展位可降低缝合部位的张力,使其更好地愈合。但是,如果直到术后2周还不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则可能发生关节粘连。因此,本阶段的主要康复目的是保护手术修复部位,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逐渐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内容主要包括主动活动肘、腕关节,被动活动肩关节,肩胛骨稳定性练习。

术后患肩制动,夜间睡觉时,可在上臂后方放置一个枕头来支撑肩部,使肩处于最舒适的位置。术后第1天即主动活动腕、肘关节。

img

A.掌屈背伸:患肢腕关节缓慢背伸至极限,然后缓慢屈曲至极限,一伸一屈为1下,每次运动12~36下,每天2—3次。


B.左右摆掌:患肢五指伸直,手掌向尺侧、桡侧来回摆动。一来一回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2~3次。


C.肘部旋转: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逐渐旋转肘关节,旋前旋后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3-5次。


D.肘部屈伸: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逐渐伸肘屈肘活动,一伸一屈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3-5次。

2.根据肩袖损伤及手术情况,可术后第二天开始功能锻炼(巨大肩袖需要推迟到2-3周开始),训练时卸下支具,被动活动肩关节和肩胛骨稳定性练习。

img

A.钟摆运动:患者身体前屈(弯腰),双手下垂( 或健手扶桌),做前后左右摆动及顺、逆时针划圈,5-10次/天。训练时确保这项运动是被动的,由躯干发动并带动肩关节在不同平面做小弧度运动。


B.被动前屈练习:仰卧位,患侧上肢处于外展30°-45°,健侧手抓住患侧前臂,在健侧上肢的辅助下被动抬高患肢,每日3-5次活动度锻炼,训练时避免疼痛。


C.被动外旋练习:仰卧外,患侧上肢处于外展30°-45°,上臂下垫毛巾卷,使肱骨头保持肩胛骨平面,健侧上肢横握治疗棒,辅助患肩进行外旋活动,该练习须在无痛及限制的活动度内进行。


D.徒手肩胛骨抗阻松动术:患者侧卧位,健侧朝下,医师协助患者进行肩胛骨的前伸、后缩、抬高和压低运动,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徒手施加轻柔阻力,进行抗阻力肩胛骨活动。

注意:

1.训练之外支具外展休息位悬吊制动

2.禁止主动活动术侧肩关节

3.避免超出医生规定的活动范围


阶段训练二(术后4~6周,中度保护期)

本阶段的主要康复目的是继续第一阶段的练习,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术后疼痛并开始轻柔的肩袖肌群和三角肌的主动活动。活动内容以前屈和外旋为主,避免主动抬高手臂。

img

A.主动前屈练习:仰卧位,患侧上肢处于外展30°-45°,主动抬高患肢,如果吃力可在上方置一滑轮,在重物或健肢的助动下上举患肢,每日3-5次,逐渐增大锻炼活动度,训练时避免疼痛。


B.爬墙练习:面墙站立,患侧手扶墙面,手指向上攀爬,循序渐进。每次10~20个往返,每天3~5次。


C.肩袖肌群等长收缩: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30°-45°,上臂远端下方垫一枕头或叠起的毛巾,在各方向上施予前臂轻柔阻力,使患者进行抗徒手阻力的节律稳定性练习,引发肩袖肌群的轻度等长收缩。


D三角肌等长收缩练习:站立位,腋下肘内侧垫一毛巾卷,使手臂有轻柔的外展(改良中立位),屈肘90°侧肩靠墙,抗墙壁阻力外展,进行三角肌和肩袖肌群的抗阻力等长收缩。


阶段训练三(术后7~12周,早期功能锻炼和肌力增强期)

此阶段患肢的外展支架已拆除,恢复全范围的肩关节活动度,但所有的训练均保持在肩关节平面以下,患者可进行下列运动。

img

A.屈肘展肩:以上臂为转动轴,前臂沿水平位尽量内收和外展。一收一展为1下,每次12~36下,每天3- 5次。


B.内收探肩:患肢屈肘,用健肢扶托患肢肘部,使患肢内收,患侧手尽量探摸健侧肩部,并逐渐向后探摸健侧肩胛部,还原复位后重复上述动作。每次12-36下,每天3~5次。


C.外展指路:患肢伸直向前抬起呈水平位,然后外展90°后复原,每次12~36下,每天3~5次。


D.爬墙练习:面墙站立,患侧手扶墙面,手指向上攀爬,循序渐进。每次10~20个往返,每天3~5次。


E.被动外展外旋:仰卧外,患侧上肢处于外展90°,上臂下垫毛巾卷,使肱骨头保持肩胛骨平面(约与床面成30°角度),健侧上肢横握治疗棒,辅助患肩进行外旋活动,该练习须在无痛及限制的活动度内进行。


F.内收探肩:仰卧位使肩胛骨固定,患肢置于胸前尝试搭健肩,同时健肢辅助下向内侧牵拉


第四阶段(术后12周以后,后期肌力强化期)

本阶段的康复目标是解决残余活动度问题,使肌力和柔韧性达到正常水平,尤其是注意后关节囊的牵伸锻炼。关节囊和韧带的柔韧度和稳定性恢复后才可尝试过头运动。术后12周就可以进行抗阻力练习,抗阻力练习和牵伸练习一直要持续至术后1年,使肌力达到最大,获得最佳的疗效。联合动作练习肩关节的活动。


A.继续后关节囊牵伸:患者侧卧位,肩关节前屈90°,健侧手抓持并稳定患肢,靠身体重力进行后侧关节囊的牵伸,力量逐渐增大,以不诱发严重疼痛为宜。


B.划船动作或做游泳动作练习:通过此动作可以把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后伸及上举等多方面动作联合起来练习肩关节的活动。3次/d,20分钟/次。




肩袖损伤 (39)

最后编辑于 2023-12-20 · 浏览 7088

6 66 1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