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一、多模式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
氢溴酸伏硫西汀:除了增加脑内的5-HT浓度以外,还可增强大脑某些区域的DA、NE、乙酰胆碱、组胺和谷氨酸神经传递,并降低γ-氨基丁酸神经传递,可全面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如情绪、躯体症状和认知等。
用法和用量:心达悦(5mg;10mg;20mg),口服,可以同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初始剂量为10mg,每日1次,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最大可加至20mg,每日1次,最低可降至5mg,每日1次。
患者停药时无需逐步减量。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
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
氯胺酮:作为麻醉诱导剂,有研究证明可以迅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引起精神病性症状的副作用及药物滥用风险需要特别慎重。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三、γ-氨基丁酸受体正向变构剂及三重再摄取抑郁剂
1.珠兰诺隆:GABA受体正向变构剂,可短期内降低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
2.托鲁地文拉法辛:三重再摄取抑制剂,可阻断5-HT、NE和DA在内的三种单胺递质再摄取,可快速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包括快感缺失和性功能减退等,具体是否有效该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用法和用量:若欣林(40mg;80mg),应在每日相对固定的时间服用,可以空腹或餐后服用,每日1次。本品应整片服下,避免压碎或咀嚼等。推荐剂量为每日80-160mg。起始剂量为每日40mg,可根据患者个人反应在1周内增加至每日80mg,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160mg。
停用时应逐渐减量,勿突然停药。如果在停药过程中出现不能耐受的反应,可以考虑恢复至先前的处方剂量,之后再以更慢的速度减慢。
最后编辑于 2023-12-16 · 浏览 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