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对有肝癌家族史的乙肝母子采用基于PEG IFNα的治疗策略获益极佳

发布于 2023-12-14 · 浏览 1066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4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李艳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指导专家:丁洋 教授

编者按:为了更好提高肝病相关救治水平,总结慢乙肝临床治愈经验,由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病相关感染协作组提供学术支持,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愈见乙肝2023慢乙肝临床治愈病例赛”已在全国陆续开展,旨在为肝病感染相关医务工作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推动我国慢乙肝临床事业的发展。目前已推选出部分优秀的临床治愈病例,我们将持续关注病例赛的进程。

目前,2022年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对于HBV DNA阳性的患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有乙肝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就建议抗病毒治疗。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研究显示无论HBsAg水平高低,患者接受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的治疗均可显著降低HBsAg水平,并有效降低肝癌发生风险。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对有乙肝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的乙肝母子分别采用PEG IFNα联合和单药治疗获良好结局、组织学获显著改善的病例。


病例一:母亲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XX

性别:

年龄:61岁

家族史:母亲乙肝肝硬化,死于肝癌

现病史:HBV标志物阳性8年,无明显不适,肝功正常,未抗病毒治疗

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

  HBV DNA: 2.68 × 10IU/mL(< 20 IU/mL);

血清学:

  HBsAg: 543.1 IU/mL; HBeAg: 0.3 S/CO;

生化学:

   ALT: 25 U/L; AST: 21 U/L;肝功能正常;

血常规:

  WBC: 3.2 × 109/L; HGB: 135 g/L; 

  PLT: 120 × 109/L;

凝血五项:正常; 

肝脏弹性硬度:10 kPa;

肝脏MRI:肝脏回声粗糙,脾脏不大;

诊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开始治疗时间: 2021年3月


治疗方案

img

注:TAF 丙酚替诺福韦; PEG IFNα-2b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治疗过程


前期治疗 

采用TAF 25 mg QD治疗24个月,治疗6个月后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治疗期间肝功正常,但HBsAg水平一直在500 IU/mL以上。24个月时复查,肝脏硬度增加至10.5 kPa;肝脏MRI显示肝脏回声仍粗糙,脾大S7段新增直径9mm结节,增强扫描轻度强化,边缘模糊;AFP正常。

患者有肝癌家族史,且年龄> 30岁,是肝癌高危人群,考虑到相比于NAs单药治疗,基于PEG IFNα的治疗可更有效降低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因此治疗方案更改为PEG IFNα-2b联合TAF治疗。


后续治疗 

0周,以PEG IFNα + TAF联合治疗为起始周数开始计算

HBV DNA < 10  IU/mL; 

HBsAg: 598.49 IU/mL; 

ALT: 18 U/L; AST: 25 U/L;

WBC: 5.1 × 109/L; NE: 2.3 × 109/L; 

PLT: 132 × 109/L;

肝脏弹性硬度:10.5 kPa;


8周,ALT、AST急性升高

ALT: 166 U/L; AST: 173 U/L;


12周,HBsAg大幅下降,降幅超1.3 log10 IU/mL,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降低明显

HBsAg: 28.64 IU/mL; 

ALT: 23 U/L; AST: 59 U/L;

WBC: 2.9 × 109/L; NE: 0.7 × 109/L; 

PLT: 50 × 109/L;


24周,HBsAg持续下降,肝脏MRI显示不典型增生结节消失且无新发结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有所回升,血小板仍然在50 × 109/L左右;无活动性出血表现,凝血功能正常、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继续联合PEG IFNα治疗

HBsAg: 10.8 IU/mL; 

ALT: 68 U/L; AST: 81 U/L;

WBC: 3.8 × 109/L; NE: 1.1 × 109/L; 

PLT: 47 × 109/L;

肝脏MRI显示肝脏回声仍粗糙、脾大基本同前,S7段结节显示不清,无新发结节;


32周,HBsAg下降至极低水平

HBsAg: 5.58 IU/mL; 

ALT: 71 U/L; AST: 95 U/L;


36周,血小板水平恢复至50 × 109/L以上,肝脏弹性硬度复常,组织学有明显改善,维持PEG IFNα + TAF联合治疗,后续持续关注治疗中的各项指标变化

PLT: 52 × 109/L;

肝脏弹性硬度:6.7 kPa;


指标变化

后续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img


img

NEXT

病例二:儿子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XX

性别:

年龄:27岁

现病史:

2021年检查结果:HBV DNA 20 IU/mL、HBsAg 139.52 IU/mL、HBeAg 0.33 S/CO、HBeAb 0.03 S/CO、ALT 18 U/L、AST 20 U/L;

2022年检查结果:HBV DNA 350 IU/mL、HBsAg 214.43 IU/mL、HBeAg 0.289 S/CO、HBeAb 0.01 S/CO、ALT 26 U/L、AST 20 U/L;

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

  HBV DNA: 6.0 × 10IU/mL(< 10 IU/mL); 

血清学:

   HBsAg: 127.22 IU/mL; HBsAb: 1.2 mIU/mL;

  HBeAg: 0.3 S/CO; HBeAb: 0.01 S/CO;

  HBcAb: 7.37 S/CO;

生化学:

  ALT: 18 U/L; AST: 20 U/L;

  TBIL: 19.5 μmol/L;

血常规:

  WBC: 5.1 × 109/L; NE: 2.3 × 109/L; 

  PLT: 287 × 109/L;

肝脏弹性硬度:8.9 kPa;

肝脏MRI平扫:轻度弥漫性肝损伤;

AFP: 5.86 ng/mL;

诊断: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根据2019版指南诊断)

开始治疗时间: 2023年2月


治疗方案

PEG IFNα-2b单药治疗36周


治疗过程

4周,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

HBV DNA高敏未检测到;

HBsAg: 100.12 IU/mL; HBsAb (-);

ALT: 26 U/L; AST: 20 U/L;


12周,HBsAg大幅下降,降幅超0.5 log10 IU/mL,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下降明显

HBsAg: 28.8 IU/mL; HBsAb (-);

ALT: 58 U/L; AST: 38 U/L;

WBC: 2.9 × 109/L; NE: 0.9 × 109/L; 

PLT: 199 × 109/L;


24周,HBsAg清除,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均有所回升

HBsAg: 0.04 IU/mL; HBsAb: 15.6 mIU/mL;

ALT: 41 U/L; AST: 27 U/L;

WBC: 3.8 × 109/L; NE: 1.1 × 109/L; 

PLT: 237 × 109/L;


巩固治疗至36周,肝脏弹性硬度复常,组织学有明显改善,停药随访

肝脏弹性硬度:4.6 kPa;


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img


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

img


病例总结

该病例是一对有肝癌家族史的慢乙肝母子。

母亲是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采用TAF治疗,6个月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24个月时HBsAg水平仍未下降且肝脏弹性硬度由治疗前的10 kPa增加至10.5 kPa,肝脏MRI显示新增结节。考虑到患者属于肝癌高风险人群,将其治疗方案调整为TAF联合PEG IFNα抗病毒治疗。联合治疗8周ALT、AST急性升高;12周HBsAg大幅下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下降显著;24周MRI显示肝脏内不典型增生结节消失且无新发结节,血象均有显著改善,因此继续治疗;32周HBsAg下降至10 IU/mL以内,可有效降低患者肝癌发生风险;36周血小板水平恢复至50 × 109/L以上,肝脏弹性硬度也恢复至正常范围,组织学得到显著改善。为了追求临床治愈,目前患者仍在治疗中,后续将持续关注各项指标变化。 

儿子治疗前HBV DNA低载量、HBeAg阴性且HBsAg低水平,肝脏弹性硬度8.9 kPa。为了追求临床治愈、降低肝癌发生风险,采取PEG IFNα单药治疗。短短4周即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24周即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实现临床治愈;巩固治疗至36周,肝脏弹性硬度复常,安全停药。PEG IFNα治疗初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虽有下降,后期均逐渐恢复。


总结几点: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NAs治疗,HBV DNA转阴后仍可能出现肝脏疾病进展:肝纤维化加重、新发增生结节等;

2、基于PEG IFNα的治疗可有效改善肝组织学进展,使肝内不典型增生结节消失、避免新发结节,同时可清除HBsAg,最终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3、PEG IFNα治疗后血小板数量下降,但不影响凝血功能,无活动性出血,可无需调整PEG IFNα剂量;

4、对于HBV DNA阳性的慢乙肝患者,无论年龄大小、HBsAg水平,只要有肝癌家族史,就应启动抗病毒治疗;

5、HBsAg清除后巩固治疗12 - 24周可增加临床治愈的持久性。

肝癌 (112)
肝脏疾病 (7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6)
肝硬化 (159)

最后编辑于 2023-12-14 · 浏览 1066

1 1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