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的杀手”#病例#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51岁
主诉:发现盆腔包块2月余。
简要病史:2月前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于门诊查妇科彩超示:子宫内探及2-3个低回声团,较大约:11×10mm(后壁),待排肌瘤,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大小约:47×32mm,左侧附件区等回声团,大小约:24×23mm。无腹胀、腹痛,无尿频、尿急,无腹泻、便秘等不适,于2023-08-21住院行宫腔镜检查+刮宫术,术后病理结果回报:(宫内物)增殖期子宫内膜。嘱壹月后妇科专科复诊。1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阴道流血,持续约6天自行停止,如既往月经,自以为月经来潮,后于门诊复查妇科彩超示:子宫肌层低回声结节,大小约:8×7mm,待排肌瘤,子宫内膜厚1.1mm,盆腔混合回声团(以无回声为主,混合等回声团,等回声团大小约:36×26mm),大小约:56×36mm,性质待定(较2023-08-07增大),盆腔积液,前后径约18mm。附件区包块较前增大,建议住院。门诊拟“盆腔包块查因:卵巢肿瘤?”收住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胃纳一般,无头晕、大汗,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排黑便,无尿急、尿频、尿痛,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2004年因“左卵巢黄体破裂出血”于外院行手术及输血治疗(自诉术中行左侧卵巢切除+阑尾切除,具体不详)。2015年因“右侧卵巢囊肿”于外院行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囊肿及黄体血肿切除术,术后恢复可。2017年因“月经紊乱”在我院行宫腔镜检查+刮宫术,建议门诊药物调节月经,具体不详。患者2023-08-21因“不规则阴道流血”行宫腔镜检查+刮宫术,病理结果示:(宫内物)增殖期子宫内膜。否认其他手术及重大外伤史 , 否认其他输血及血制品史, 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原籍出生长大,近期未到过流行病疫区。无吸烟饮酒嗜好。否认性病、冶游史。无放射性物质及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
月经史:既往月经规则,13岁初潮,经期6-7天,月经周期26-28天,末次月经2022年11月,量中,色红,无血块及痛经。
婚育史:已婚已育,孕2产1,顺产1次,人流1次,未结扎、未上环,家人体健,家庭和睦。
家族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恶性肿瘤”病史、“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血友病”等遗传病史,否认有“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及精神性疾病。
体格检查:外阴发育无异常。阴道畅,阴道壁未触及囊肿,阴道内见少许白色分泌物。宫颈常大,表面光滑,宫颈无举痛及接触性出血,未见赘生物。子宫体积缩小,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囊实性包块,大小约5×5cm,活动度一般、边界欠清,无压痛。右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无压痛 。
辅助检查:
2023-08-07妇科彩超:子宫内探及2-3个低回声团,较大约:11×10mm(后壁),待排肌瘤,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大小约:47×32mm,左侧附件区等回声团,大小约:24×23mm。

2023-09-25妇科彩超:子宫肌层低回声结节,大小约:8×7mm,待排肌瘤,子宫内膜厚1.1mm,盆腔混合回声团(以无回声为主,混合等回声团,等回声团大小约:36×26mm),大小约:56×36mm,性质待定(较2023-08-07增大),盆腔积液,前后径约18mm。

临床诊断:1.盆腔包块查因:卵巢肿瘤?
治疗经过:入院后血常规、生化、凝血、肝功能、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检查未见手术禁忌症,HPVF分型未见明显异常。TCT:非典型腺细胞。因TCT示: 非典型腺细胞(无指定)。于静脉麻下行宫腔镜检查+刮宫+宫颈管息肉电切术,术后予预防感染治疗,宫内物病理结果回报未见特殊。后于2023-10-26插管全麻下行行腹腔镜探查+盆腔包块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肿瘤标记物:

性激素3项:

HPV分型:

TCT示:

宫腔镜术后病理:

腹腔镜术中情况:



讨论:






最后编辑于 2023-12-10 · 浏览 1.4 万 · 5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