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呕吐后发热,流感抗原阳性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26岁
主诉:呕吐3次,发热、咽痛1天。
简要病史:患者昨日下午受凉后呕吐胃内容物3次,夜间开始发热,体温未测,今晨出现咽痛、咳嗽、全身乏力,遂来我院就诊。
否认遗传病、慢性病、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7.9℃,咽充血,扁桃体不大。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5次/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93 x 10^9/L,N 91.6%。CRP 13。甲流抗原(+)。
临床诊断:1.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2.急性咽炎(细菌性)
治疗经过:
第一天:①磷酸钠奥司他韦胶囊 75mg po bid;②炎琥宁400mg ivgtt qd;③头孢呋辛片 0.25g po q12h;④抗病毒口服液10ml po tid。
第二天:体温高峰37.2℃,咽痛、乏力等症状减轻。
治疗:①磷酸钠奥司他韦胶囊 75mg po bid;②头孢呋辛片 0.25g po q12h;③抗病毒口服液10ml po tid。
讨论:
通常,流感的消化道症状多见于儿童,尤其是乙型流感患儿。此例患者为成人甲流,以呕吐为首发症状,随后才开始发热、咽痛,伴明显的乏力等全身症状。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相关知识分享:
1.病原学: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Victoria 和Yamagata系。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 min可灭活。
2.流感特点: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
3.流行病学
①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d,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病毒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②传播途径:a.飞沫传播(主要途径);b.经口、鼻、眼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c.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d.气溶胶。
③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④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 a.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b.年龄≥65 岁的老年人;
- c.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 d.肥胖者【体质指数(BMI)>30】;
- e.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4.并发症: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5.流感抗原检测的意义: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流感(检测速度快,但敏感性低)。
6.流感抗病毒时机: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当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抗病毒,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48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7.成人抗流感病毒治疗:
我国目前获批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共有3大类:
①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甲流、乙流均有效):
- a.奥司他韦(口服剂型,通常首选):75mg po bid 肾功能不全者调整剂量,疗程5d,重症可延长;
- b.帕拉米韦(注射剂):300-60mg ivgtt qd,疗程1-5天,,重症可延长;
- c.扎那米韦(吸入剂):10mg 吸入 q12h,不推荐有哮喘或其他肺病基础患者使用;
②细胞血凝素抑制剂(甲流、乙流均有效):阿比多尔200mg po tid,疗程5d,临床数据有限。
③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率非常高):不推荐。
8.流感预防:疫苗接种最有效,减低患病率及严重并发症风险。目前,可引起流行的流感病毒主要是两种甲流和两种乙流,所以流感疫苗为四价流感疫苗。
最后编辑于 2023-12-04 · 浏览 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