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免疫|12.1 聊艾滋 通过病例看抗体检测的局限性

发布于 2023-12-01 · 浏览 1461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5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ft0205 推荐

背景知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包括HIV抗体和/或p24抗原,以及核酸检测(NAT)即HIV RNA检测。一般而言,人体感染HIV后,1周左右即可检测到HIV RNA,约2周后p24抗原阳性,3周左右可检出针对HIV核衣壳和包膜蛋白的各种抗体,见图1。但上述检测方法的“窗口期”的估算,是针对HIV暴露前或暴露后没有进行预防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患者,并且是建立在感染者能产生足量的HIV抗体的前提下;事实上,20多年前就有文献报道,有感染者HIV RNA阳性,却一直都检测不到HIV抗体,之后陆续有类似的“血清学阴性”的HIV感染病例报道,最近我国学者还报道了一例罕见的、合并卡波西肉瘤的血清学阴性艾滋病病例,由此可见,血清学阴性的HIV感染并非新鲜事物,然而,全球有数以千万计的HIV感染者,迄今为止,血清学阴性HIV感染报道不超过30例,又足见其罕见程度。另外,“血清学阴性”HIV感染和俗称的“阴滋病”也不可混为一谈,“阴滋病”并非科学的医学术语,指“患者”主观感觉出现类似HIV感染的症状,但并没有实验室证据支持。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对“血清学阴性”HIV感染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知,不能跟随媒体对这种罕见情形的过度渲染,而盲目夸大其严重性。

img

图1. HIV感染后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相应检测技术的窗口期

艾滋病 (31)

最后编辑于 2023-12-01 · 浏览 1461

10 5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