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dermatitis)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暗红色斑片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发生于皮脂分泌活跃的部位。
临床特点:
①皮损好发于头皮、颜面、胸背中央、耳后、腋窝、脐部、耻骨部及腹股沟等多脂、多毛部位;
②初为毛囊性红丘疹,渐扩大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浸润性斑片,境界清楚,其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③病程呈慢性,可伴发脂溢性脱发、痤疮、酒渣鼻,皮损范围广泛者可呈红皮病;
④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治疗原则:
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脂肪和糖类饮食;忌用强碱性肥皂洗涤头面部,可用中性或含硫黄的肥皂、洗发乳(膏)等;勿强行剥除鳞屑。
2.局部治疗的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和止痒。
3.可服用各种B族维生素、抗组胺药物。
一般治疗:
(一)对于病情较轻者
1)2.5%硫化硒洗剂或2%酮康唑洗剂,外用,2次/日。
2)3%硫黄霜或2%酮康唑霜,外用,2次/日。
3)复方维生素B6片,口服,3次/日。
4)咪唑斯汀或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10mg/次,口服,1次/日。
(二)对于病情较重者
加用泼尼松,20mg/次,口服,1次/日。
(三)对于合并细菌感染者
加用红霉素,1000mg/次,口服,4次/日;或罗红霉素,300mg/次,口服,2次/日。
注意事项:1.一般在应用糖皮质激素7~10日后病情便会很快好转,这时应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维持一段时间即可停药。
2.严重的脂溢性皮炎或由于治疗不恰当,一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红皮病,应注意与其他红皮病相鉴别。
3.外用糖皮质激素一般疗程不超过2周,强效激素不能用于面部、会阴部位。

最后编辑于 2023-11-29 · 浏览 5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