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肝功能衰竭辨证使用中药汤剂妙手回春

发布于 2023-11-28 · 浏览 1008 · IP 四川四川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6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66岁

主诉:反复咳痰喘10+年,加重2+天

简要病史:10年前,患者开始反复出现咳痰喘症状,治疗后可有好转,近年来,长期家庭氧疗,活动能力逐年下降。2天前,患者咳痰喘加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入ICU治疗,不伴发热、咯血、胸痛、肢体抽搐等。


体格检查:体温36.7°C,脉搏121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37/82mmHg,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紫绀,桶状胸,双肺闻及大量干湿性啰音。心率121次/分,节律规则,各瓣区未明显闻及血管杂音,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酸碱度7.129、二氧化碳分压107mmHg、氧分压31.5mmHg、钾5.7mmol/L、钙1.09mmol/L、剩余碱1.44mmol/L。白细胞数目8.55X10*9/L、中性粒细胞72.5%。降钙素原0826ng/ml。白介素-6 341pg/ml。AST 2668.1U/L、ALT 2010.2U/L、总胆红素35.2umol/L、直接胆红素16.8umol/L、肌酐132umol/L、尿素16.02umol/L。BNP 10336.6pg/ml。乙肝表面抗体210 IU/ml、乙肝E抗体0.241IU/ml、乙肝核心抗体6.03IU/ml。AFP正常。血淀粉酶正常。CT:双侧额叶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脑萎缩,双侧筛窦炎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双肺纤维灶、双肺下叶胸膜增厚、粘连,肝脏稍大、肝周少量积液,胰头密度欠均匀,胆总管、主胰管扩张,前列腺增大。

临床诊断:1、呼吸衰竭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脓毒症4、心力衰竭5、肝功能衰竭6、呼吸性酸中毒7、电解质代谢紊乱(高钾血症)

治疗经过:告病重,给予心电监护,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给予硫普罗宁保肝,给予速尿改善心衰等对症治疗。第二日,患者转氨酶成倍增长。中医辨证后给予茵陈五苓散口服。经过中西结合诊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img

讨论:

①入院后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改善肺通气,同时正压通气也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配合速尿改善心功能等对症治疗后,给予硫普罗宁保肝,应该说对肝脏的保护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检查结果却是肝功能衰竭进一步加重,站在西理中用的角度分析,患者主要的病理变化在于肝功能衰竭急剧加重,其表现形式是黄疸指数明显增高。中医症见患者身目发黄,食欲差,大便不成形,小便呈深黄色,舌苔腻,脉濡,辨证为阳黄-湿重于热证,给予茵陈五苓散(茵陈30g、桂枝10g、白术15g、茯苓10g、泽泻10g、猪苓10g),祖国医学认为黄疸就是以“三黄”为诊断依据,目黄、身黄、尿黄为主症,与西医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胆道等系统疾病相似。黄疸以速退为顺,中医治疗无外乎化湿邪,利小便,根据病机灵活实施。茵陈为治疗黄疸的要药,善清利湿热而退黄,不论阳黄或阴黄,均可为主药,临阵配伍其他中药饮片。在使用西药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利湿退黄效果显著,有效阻滞了病情的进展,肝功能得到了明显好转,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若肝功能衰竭持续得不到纠正可能需要行人工肝治疗,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方案在黄疸的诊疗中有明显的优势,避免多种西药保肝造成肝脏负担更重的尴尬局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大家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研究,争取更多的成果,得到广大医师的认可。

②患者早期出现的意识障碍是由肺性脑病还是肝性脑病引起的?转氨酶这么高使用中药汤剂是医生的盲目自信吗?或者说针对该患者的治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或者说我的诊疗也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肝衰竭 (23)
呼吸衰竭 (10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97)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3-11-28 · 浏览 1008

4 1 点赞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