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疑似DVT,联系好上转医院,患者却转身去了小诊所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47岁
主诉:左小腿肿、痛、浅静脉曲张8天。
简要病史:患者最近8天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活动后肿胀、疼痛,疼痛以胀痛为主,休息后可缓解,伴有左下肢浅静脉曲张,曾在当地诊所“输液”(输液药物患者不知道)后无明显好转,现来我门诊就诊。发病过程中否认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不适。
既往史:20年前车祸导致“左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后,当时曾发现“左下肢静脉堵塞”(患者叙述),但无肿胀、疼痛等不适,无静脉曲张,出院后未服药。
体格检查:血压135/86mmHg,脉搏86次/分,指脉氧94%。左下小腿肿胀,浅静脉曲张。如下图


辅助检查:暂缺
临床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
治疗经过:
1.告知病情:目前很可能存在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①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的腿上有两条静脉让血液回到心脏,深静脉是大血管,浅静脉是小血管。现在很可能是大血管堵了,血都走小血管,小血管就被撑的鼓出来了-浅静脉曲张;小血管不能把全部血都回回去,所以腿就肿了。
②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什么危害呢?血液经过静脉血管回心脏要经过肺,肺上有很多小血管,要是不小心血栓掉了,就会跑到肺上把废肺血管堵了,那就是肺梗死,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③那要怎么治疗呢?去大医院,先做B超看血栓在哪里,然后听大医院医生。
患者表示明白理解
2.建议立即转到大医院,如果有意愿,可以去我们的对口上级。
患者表示愿意。
3.联系上级医院,现在可做急诊血管彩超,开具转诊单。
患者连连感谢,拿着转诊单走了。
4.次日电话随访,患者去了私人诊所输液,情况没有好转,再次建议去大医院进一步诊疗,再次强调病情的危险性,并且告知患者现在去小诊所输液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浪费钱而已。
5.今日电话随访,患者儿子接电话,周日去了xx医院门诊检查后直接住院,现在在手术室做手术,具体病情他说不清楚。
讨论:
①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该患者有过左股骨骨折及手术治疗史,曾发现“左下肢静脉堵塞”,所以存在血流缓慢的情况。
②急性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等,体检患肢呈凹陷性水肿、软组织张力增高、皮肤温度增高,在小腿后侧和/或大腿内侧、股三角区及患侧髂窝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该患者左下肢肿胀、疼痛伴浅静脉曲张,为左下肢DVT典型症状。
综上,患者左下肢DVT高度疑似,我院无血管彩超条件,故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疗。
知识分享:
1.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DVT与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DVT的主要不良后果是PE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患者等。
2.临床表现:
①症状: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等。
②查体:患肢呈凹陷性水肿、软组织张力增高、皮肤温度增高,在小腿后侧和/或大腿内侧、股三角区及患侧髂窝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呈阳性。
a.Homans征:患肢伸直,足被动背屈时,引起小腿后侧肌群疼痛,为阳性。
b.Neuhof征:压迫小腿后侧肌群,引起局部疼痛,为阳性。
③严重的下肢DVT:下肢极度肿胀、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
④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漂移、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根据肺循环障碍的不同程度引起相应PE的临床表现。
⑤慢性期可发展为PTS,一般是指急性下肢DVT 6个月后,出现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包括患肢的沉重、胀痛、静脉曲张、皮肤瘙痒、色素沉着、湿疹等,严重者出现下肢的高度肿胀、脂性硬皮病、经久不愈的溃疡。在诊断为下肢DVT的最初2年内,即使经过规范的抗凝治疗,仍有20%~55%的患者发展为PTS,其中5%~10%的患者发展为严重的PTS,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编辑于 2023-11-27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