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病史的背后,是高钙血症的病因
最近收住院一位病人,44岁女性,过去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病史,反复手足抽搐15年,长期不规律服用VitD3及钙剂,病人觉得去买活性D还挺贵的,所以病人吃药也不是特别规律,但是半个月来就发现血钙高,甚至肾功能都在短期内出现了异常,高钙血症导致肾功异常了。
主诉:反复手足抽搐15年,发现血钙升高半月余。
入院后血钙:4.0mmol/L(2.0-2.6),PTH<1.2pg/ml(15-65)
同时也担心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血肿瘤标志物、血清蛋白电泳、血尿轻链、风湿系列(-)。
该病人的高钙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我们来复习一下钙的正常代谢:钙的正常代谢,钙是体内一个宏量元素,在我们体内的钙元素总共1000多克,体内的钙元素主要是存在于骨骼里,99%在骨骼里,1%在其它组织,我们平时生化检查的钙是血清里面的总钙,既包括游离的钙离子,也包括和白蛋白、有机酸结合的钙,游离钙占总钙的一半左右,平时要看游离钙只能看血气里的钙。

钙一方面来自食物摄取,通过肠道吸收;另一方面,骨钙动员入血。钙从身体的排泄,大便占80%,尿钙排泄20%。什么时候会出现高钙血症,当进入循环里的钙>排泄至尿液或沉积于骨骼的钙,一般见于骨质吸收加速、胃肠道过度吸收或肾钙排泄减少。
我们查的骨标志物系列里有一个指标:总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D3、1羟维生素D、1,25-2羟维生素D不同。最原始是维生素D3,一个来源是皮肤,紫外线照到皮肤合成维生素D3,内源性的,有赖于皮肤的合成,人越老合成的能力越差;第二个是口服的维生素D3,口服的胶丸或者是香菇、深水鱼、蛋黄,外源性来源摄入的维生素D3,这两种维生素D3都是没有生物学活性的,需要进行两部的羟化,1步是在肝脏,进行1羟的转换,总25-羟基维生素D就是看在肝脏内转化出来的维生素D3是否足够。2羟维生素D3在肾脏内转化,形成的1,25-2羟维生素D3是最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3,这种维生素D3就相当于骨化三醇(罗盖全)。普通的维生素D3适用于肝肾功能好的,肝肾功能不全或低钙血症的,低钙血症等不及进行两部的羟化,需要马上把血钙提上来,就需要双羟活化的。正常人尽量吃普通的维生素D3,因为普通的维生素D3会根据血钙对自己的羟化进行调节,即使吃多了也没事,多的就排出去了,不会中毒。但是活性的吃多了会出现高钙血症,所以当肝肾功能正常且无低钙血症,还是口服普通维生素D3。
讨论:病人高钙血症的背后,还要完善什么检查?

最后编辑于 2023-11-14 · 浏览 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