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的文章发现有错误怎么办?发表勘误(Errata)
勘误(Errata)就是对文章中有错误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更正。论文通过同行审议已经发表成功了,但依然无法避免文章中错误产生。
这个时候为了避免误导,我们就要更正已经发表的SCI,来进行发表勘误。

当然,近两年由于论文敲诈行业兴起,发表勘误也多了一层防止敲诈的作用。例如“因XX图片重复,XXX遭质疑” “疑似XXX重复,XXX单位论文引热议”
1.查找出已发表论文中的错误,明确错误是否值得发表勘误
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必须进行勘误,通常不影响阅读和理解的错误是不需要勘误的。比如介词用错、非关键单词拼写失误等。这种即使被挂pubpeer,一般人看了也不会觉得有啥。一旦错误很大,比如文章里有图片重复了,或者数据表达有很大的歧义,容易引起反响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发表勘误了。
冷知识:作者名字拼写错误也可以发表勘误。

图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46982-4
2.联系SCI期刊编辑
如果确定自己的错误需要勘误,这个时候就要联系期刊编辑。将具体错误通知发给SCI期刊编辑,不仅是错误在哪,也要说明错误的原因。
3.编辑审核作者提出的“错误”
在作者通知编辑需要勘误后,首选编辑会对错误进行审核。编辑会对错误的重要性锦绣评估。如果错误不重要,则会回信表示没啥问题不会发表;如果错误非常严重,则会进入发布勘误的流程。
一般图片和数据方面的错误都会发表。例如:

图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45919-1
4.与通讯作者确认
期刊在审阅错误后都会与所有通讯作者进行沟通确认。
5.期刊发布勘误
SCI期刊发布刊物会明确对应哪篇文章哪块内容,并且很多会列出原来错误,并将其更正为正确的版本。有的勘误会叫Errata,有的会叫correction或者Corrigendum,叫法取决于期刊。 勘误并不会修改原始文本。但是一旦发布了勘误,就意味着错误得到了改成,包括pubpeer官网都会及时更新是否勘误。尚未发现勘误后的文章被撤稿。

最后编辑于 2023-11-10 · 浏览 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