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丝读文献 | 川楝素和瑞戈非尼通过调控WWOX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协同作
写在前面的话:我是一个科研小白,刚开始读文献觉得很难读下去,加上课题组组会周期长,小导师管得不是很严,所以导致一个学期也读不了几篇文献。最近觉得自己的积累太欠缺了,决定开始好好读文献,于是想到用发帖的方式去push自己去读懂一篇文献,把一篇文献精读后整理成一篇条理清晰的帖子,既是对自己阅读后成果的整理,同时也是面向更大的听众,锻炼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
今天先来阅读一篇难度不大的文章,是2021年发表在PHYTOTHERAPY RESEARCH上的一篇影响因子为7.2的文章,题目为:Synergistic effect of toosendanin and regorafenib against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by regulating WWOX signaling pathwa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文章思路比较简单,主要是阐述了川楝素和瑞戈非尼联合用药,通过调控wwox信号通路来影响肝癌细胞的增值和迁移。
背景知识:
1、HCC(肝细胞癌)是世界上发病率第六,死亡率第四的疾病,目前常见的化疗方法存在副作用大、耐药等问题,迫切需要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2、WWOX,是一个与HCC的进展和预后有重要关系的抑癌因子。
3、瑞戈非尼,是索拉非尼治疗HCC无效后的二线药物,现在存在一个耐药性问题 。
4、川楝素,是一个驱虫药,现有报道称其有导致细胞凋亡和自噬、周期停滞,有抗肿瘤的潜力。
结论1、川楝素和瑞戈非尼的协同抑制作用
作者通过chou-Talalay的方法来考查川楝素和瑞戈非尼的协同作用,通过MTT实验,最终确定川楝素和瑞戈非尼的实验浓度分别为0.05μM和8μM。(关于协同作用药物浓度的确定,我理解是这样的过程:先单独做MTT实验,确定每个药物的IC50,然后根据IC50值设定两者共同作用的比例,然后再做不同比例的协同作用的MTT,最后根据CI(联合作用指数)来确定浓度)

结论2、川楝素和瑞戈非尼的协同作用对于细胞增值和迁移的影响
这一部分就做了一些功能试验。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小室实验、抓痕实验来验证两者的协同作用的抗增值和抗迁移作用比单独给药效果要好。

结论3、川楝素通过上调WWOX抑制HCC细胞生长。
这一步就开始做机制了。作者首先发现经过两种药物作用之后,wwox的表达上调了。为了证明两种药物的作用是否与wwox有关,作者构建了wwox过表达的97L细胞和wwox敲低的7721细胞。接下来作者发现,在wwox过表达的细胞中,两种药物协同抗肿瘤的作用减弱了,而在wwox敲低的细胞中抗肿瘤的作用增强了,小室实验也证明了在wwox缺失的细胞中,两种药物协同抗迁移的作用更强,说明两种药物协同抗肿瘤作用在wwox缺失的细胞上更强。

结论4、TRC抑制P-stat3和β-catain的表达
接着,作者想探索wwox下游的靶点。因为Stat3, DVL2, and GSK3β是wwox的重要靶点,所以作者就做了与之相关的WB实验。实验证明,两种药物协同作用会抑制Stat3的磷酸化、抑制DVL2和β-catain的表达,但促进了GSK3β的磷酸化。免疫荧光试验也证明了两种药物协同作用能下调β-catain的表达。作者还做了其他一些下游靶点的WB实验。

结论5、川楝素和瑞戈非尼的协同给药在体内抑制人肝癌细胞97L的生长
最后一部分,作者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两种药物的协同给药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至此,整篇文章实验结束。
总结:这篇文章思路很简单,发现联合给药比单独给药对于肝细胞癌更有效,继而在体内体外证明了其抗肿瘤作用,然后又探索了它们联合作用的机制。本篇文章的创新点在于1、川楝素是一个驱虫药,现在用做抗肿瘤,老药新用;2、wwox是一个比较新的靶点,创新性比较高。但是文章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机制这一块感觉做得比较粗比较套路,做了对于敲低和过表达细胞的不同作用,但是对于药物与靶点的结合、wwox与下游靶点的相互作用等都没有细做,相关的实验也做得比较基础和简单。
以上就是这篇文献的解读啦~
最后编辑于 2023-11-06 · 浏览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