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关节镜—术后康复治疗

发布于 2023-11-02 · 浏览 836 · 来自 iOS · IP 辽宁辽宁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8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关节镜是一种内窥镜,由光学显微镜和放大镜连接而成,可以放置于关节内,通过关节镜可以观察关节内的结构和病情病理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关治疗。

img

应用范围

关节镜的治疗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可以用于修复或切除损伤的半月板,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

2、韧带损伤:通过关节镜,医生可以修复或重建受损的韧带,以恢复关节的稳定性。

3、关节退行性疾病:关节镜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滑囊炎等退行性疾病,减轻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

4、游离体取出:对于关节内游离体的取出,关节镜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5、软组织损伤:关节镜可以用于修复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以促进愈合和恢复运动功能。

在进行关节镜手术时,通常会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手术的需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关节镜手术的优点包括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总的来说,关节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对于许多关节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

术后康复主要内容

那我们作为一个以康复为主题的专栏,着重的关注点依旧是关节镜术后的康复。

术后康复的主要内容:

1、围术期康复(手术前、后关节评估,扶拐行走的训练,床边康复计划);

2、关节活动度康复计划;

3、负重康复计划,肌力强度训练康复计划;

4、关节运动协调性、本体感觉康复计划;

5、核心稳定康复计划。

术后评估

康复评估不仅是关节镜外科临床研究的重要科学标准,也应该用于指导临床判断病情、确定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的标准。

标准包括:

1、关节评分表评估;

2、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

3、等速肌力测试;

4、肌电图检查;

5、关节功能评定;

6、平衡功能评定;

7、核心肌力评估等。

康复步骤

关节术后逐步康复程序主要包括:减轻疼痛和肿胀;恢复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加强关节力量和协调性;全面功能康复等。

1、减轻疼痛和肿胀:

PRICE/POLICE:PRICE/POLICE原则包括protection(P,保护),rest(R,休息)/optimalloading(OL,最适负荷),ice(I,冰敷/冷疗),compression(C,加压包扎),elevation(E,抬高患肢)

(1) 保护(P):

保护关节免受进一步伤害,休息、避免负重。自粘绷带包扎也可完成术后早期关节加压、保护,同时允许一定方向和程度的关节运动。

(2) 休息(R):

休息是必要的,韧带、软组织甚至骨的正常愈合需要一定量的应力,但康复早期过度活动将妨碍愈合。在少痛或无痛的情况下应该尽快开始完全负重,但不应过早。等长运动是静态的或不引起任何运动的锻炼。

(3) 最适负荷(OL):

是指用一个平衡、递增负荷的康复训练计划来替代PRICE中的制动休息(R),原理基于力学负荷刺激可以促进细胞的反应,继而可以加快组织结构的重塑。从R(制动休息)到OL(最适负荷)的变化体现的是现代运动康复发展中的早期介入和个性化等最新理念。

(4)冰敷或冷疗(I):

应该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用。由最初的术后第1天每1~2小时冰敷15分钟,然后减少必要时每4~5天一次。在术后急性期冰敷将进一步收缩血管,防止出血。长期的好处包括减少疼痛和肌肉痉挛。

(5)加压包扎(C):

将有助于减少和防止肿胀术后可立即使用,加压不可过紧和时间过长,以免阻碍血液循环。充气或弹性加压支具可以提供温和的压力,在整个愈合过程中减少肿胀。目前,一般认为绷带的加压包扎可以增加组织间隙的压力,减少损伤部位的流血量。

(6)抬高患肢(E):

提高腿将帮助损伤部位肿胀消退,可在冰敷时抬高患肢并持续到冰敷结束后10分钟。抬高患肢只适合于肢体远端的损伤,在损伤发生后24~48小时内,尽量将患肢置于高于心脏水平的位置,这有助于减少损伤部位的血流量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局部淤血;但是由于血流的有效自动调节,受伤部位只有抬高到心脏水平30cm以上,才能减少血流:抬高到心脏水平50cm以上时,血流量下降到80%;抬高到心脏水平70cm以上时,血流量仍为65%。因此只有将抬高患肢和加压包扎结合才能有效降低损伤部位的血流量。

康复内容

1.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常用方法

(1)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用健肢协助患肢完成关节活动度训练。在运动创伤的康复中主要应用于关节僵硬、关节疼痛明显及关节粘连术后的患者。在不引起病情加重或不加重疼痛的情况下进行,范围尽可能接近正常最大限度的活动,动作要轻柔、速度缓慢。

(2)关节松动术:

摆动、滚动、旋转、分离。

img

2、力量训练:

术后早期以等长运动训练为主,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中期以等张运动训练、轻负荷抗阻为主,强化活动度练习及平衡练习;后期以抗阻练习为主,增强能力,强化功能性练习以早日恢复正常功能。每天肌力训练的组次可逐渐增加到术前或受伤前正常水平。

img

3、协调性训练:

(1)本体感觉的训练;

(2)核心肌群的训练。




最后编辑于 2023-11-02 · 浏览 836

3 10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