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科普|“小雨伞”的重要性,怎样正确佩戴?体外射精可避意外怀孕吗?(内含敏感)

避孕套(英语:Condom,又称安全套、保险套),是一种护套形的屏障器具,主要应用于性交过程中,用以减低感染性传播疾病和女性怀孕的风险。避孕套可细分为女用避孕套和男用避孕套两种。正确及不间断地在性交过程中使用男用避孕套,能使该名男性的伴侣的怀孕几率降至每年2%。一般使用的怀孕几率则为每年18%。除此之外,避孕套亦大大降低了淋病、衣原体、滴虫性阴道炎、乙型肝炎以及艾滋病的传播风险,但只能在较少程度上预防当事人感染人类乳突病毒(HPV)、生殖器疱疹以及梅毒。

(男用乳胶质地避孕套)
使用男用避孕套的男性应在性交前把其套到勃起的阴茎上。其避孕原理在于物理性的阻止精液进入性伴侣的体内。现代的避孕套的制作材料大多是乳胶,但也有避孕套是利用其他材料制作而成,像是聚氨酯、聚异戊二烯或羊肠衣。男用避孕套的优点在于价格便宜、容易使用,很少有副作用(伪劣产品除外)。乳胶过敏者应选择非乳胶制的避孕套,比如聚氨酯避孕套。女用避孕套通常是利用聚氨酯制作而成,并可重复使用。

(乳胶质地女用避孕套)
利用避孕套去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1564年。橡胶避孕套的首次使用日期为1855年,乳胶避孕套则为20世纪20年代。避孕套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上,其包含最有效、最安全并能满足最基本需求的药品。在美国每个避孕套的价格一般低于1美元。全球有进行避孕的伴侣当中只有少于10%会使用避孕套。已发展国家的人民使用避孕套的比率高于其他国家。避孕套是英国第五常见的避孕措施(7%),美国则是第三常见(11.6%)。全球每年大约有60-90亿个避孕套售出,呈逐年上涨趋势。
避孕套在中国
避孕套在中国初期最早被称为肾衣、阳具袋、风流如意袋、阴茎套等。有趣的是,由于中国文化多子多福的影响,当时人们对避孕的需求不大,所以当时它的使用场地主要是嫖妓场所,用以预防性传播疾病,并因此不会把其名跟避孕牵上关系;据估计“阳具袋”于20世纪30年代后才普遍用于避孕目的,因此才有避孕套或袋的称呼。于1939年出版的《男女避孕法》中就已提到“避孕袋”此一称呼。

(早期人类使用的肠衣制成的避孕套)
正如其他避孕方式一样,避孕套的避孕效果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量度:完美使用和一般使用。
▲“完美使用”:正确及不间断地使用避孕套的人群。
▲“一般使用”:所有使用避孕套的人群,可能包含错误使用避孕套的方式以及不在每次性交过程都使用避孕套的人群。
因为研究样本实际情况存有差异,所以一般使用的怀孕概率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不过一般落在每年10%-18%之间。完美使用的怀孕概率则为每年2%。避孕套可与其他避孕方式或器具(比如杀精剂)一同使用,以获得更好的避孕效果(低于1%的意外怀孕率)。

(疲软状态,侧面观)

(避孕套的使用需要等待阴茎充分充血勃起)
作用
避孕套被医学界广泛推举为一种有效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器具。现有证据已证明其能大大降低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机会,不论使用者的性别。虽然避孕套不能绝对预防性传播疾病,但却能大大减低相关病原体的传播机会,继而使当事人患上艾滋病、生殖器疱疹、子宫颈癌、尖锐湿疣、梅毒、衣原体感染以及淋病等疾病的风险降低。若在避孕之上额外有预防性传播疾病的需要,医学界一般建议搭配使用避孕套及其他更有效的避孕方法(比如子宫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0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相对于没有进行任何保护措施,正确及不间断地使用乳胶避孕套可使艾滋病的传播风险降低约85%,血清转换率(感染率)由每100人年(person-years)中的6.7降至0.9。世界卫生组织和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同于2007年发表的分析亦有类近的结论:正确及不间断地使用乳胶避孕套可使艾滋病的传播风险降低约80–95%。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0年发表的那份报告亦得出结论:使用避孕套能显著降低男性患上淋病的风险。一份于2006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正确地使用避孕套能使人类乳突病毒(HPV)传播给女性的风险降低约70%。同于2006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则发现,不间断地使用避孕套能有效减少2型单纯疱疹病毒(也称为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风险,不论性别。
虽然避孕套会使使用者暴露于病原体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性感染疾病仍有可能于有使用避孕套的性行为中传播。生殖器的一些受感染区域可能不能够被避孕套套着,继使像人类乳突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般的病原体有机会从此途径传播。相关风险在患者出现症状时会上升。但使用避孕套去预防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困难在于人们不想在每一次性行为中都使用的心态。
避孕套亦可能有助于治疗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暴露于人类乳突病毒的女性有较高机会发生癌前病变,不论当事人在暴露前是否已感染人类乳突病毒。避孕套则有助于发生癌前病变的子宫颈细胞回复正常]。英国的研究者另外亦指出,精液中的激素会使子宫颈癌恶化,患有子宫颈癌的女性在性交期间使用避孕套则可避免自身跟该种激素接触。
—————————————————

(男用避孕套的佩戴方法一:挤套法)
未开封的男用避孕套一般都是尚未展开的,且包裹在铝箔或塑料包装内。使用时需先把其套进阴茎尖端,然后用手把其展开至包裹整根勃起的阴茎。避孕套的尖端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射出的精液有容身之处;否则精液可能会在避孕套底端溢出。使用后建议将避孕套包在纸巾内,或将其绑结,然后弃于垃圾桶内。虽一些伴侣认为“戴上避孕套”此一动作会打断他们的性事过程,但也有伴侣视其为前戏的一部分并享受之。一些男女亦会认为避孕套所带来的物理屏障会使刺激感减弱;虽然刺激感减弱会使性兴奋感降低,但其仍有一些优点——延长勃起的时间,并使射精延迟。

(佩戴方法二:掐捏活塞法)
避孕套的使用率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大多数有关避孕方法的调查主要聚焦于已婚以及非正式结婚但有对象的女性身上。根据2015年联合国的推算:以国家和地区来计,日本的避孕套使用率位居全世界首位:当地46.1%15-49岁有正式对象的女性会依赖避孕套来避孕,唯一能与其匹敌的只有中国香港(50.1%)。2015年,7.7%已婚以及非正式结婚但有对象的15-49岁女性会依赖避孕套来进行避孕,未开发国家则为2.2%。欧洲的使用率为世界之最,达16.7%;其后依次为北美洲(11.9%)、大洋洲(10.2%)、拉丁美洲(9.6%)、亚洲(7.6%),最后是非洲(2.1%)。
据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于2011年为年龄介乎18-27岁的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大约85%过去6个月有从事性交者有进行避孕[104]:51,他们大多以男性避孕套为避孕方法的首选,以它为首选的男女分别有84.5%及78.5%[104]:53。
据潘绥铭等人于2000-2010年为年龄介乎18到61岁的中国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夫妻性生活中“总是使用”和“经常使用”避孕套者只有16.8%(总是用:7.1%;经常用:9.7%),从不用者则有59.3%;与其他人进行性生活时“总是使用”和“经常使用”避孕套者则有24.1%(总是用:10.7%;经常用:13.4%),从不用者亦有44.2%。
其他类型的避孕套
反强暴避孕套:是女用避孕套的一种变种,它旨在为强暴他人者造成痛苦,继令受害者有机会逃跑。2000年一名南非人Jaap Haumann发明了反强暴安全套。Haumann的设计包含一把被拉紧的刀片在一个塑料内,当阴茎插入后,少部分阴茎将被去除。南非的强奸问题十分严重,据南非医学研究委员会的随机抽样调查,1700名受访的男性中有25%承认曾强奸妇女,有些人犯案甚至不止一次。

(带有自动阉割功能的避孕套)
采精避孕套:是一种用于采集应用于不孕症治疗及精液分析的精液的避孕套。采精避孕套是由硅胶或聚氨酯制成,因为乳胶不利于精子存活。许多精液样本提供者较喜欢以采精避孕套的方式收集精液样本,包括一些有宗教信仰者,其需遵从“禁止自慰”的宗教禁令。此外与以自慰的方式采集的样本相比,以采精避孕套的方式采集的精液样本的精子总数较高、精子活性和形态亦较佳。因此以此方式采集的精液样本往往会较准确,并有助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机会。
(图略)
恶搞避孕套:一些像避孕套的器具仅有娱乐用途,而没实质的避孕效果,更不能预防性传播疾病,比如在黑暗中会发光的避孕套,消费者在使用时请注意甄别。

(各种颜色的避孕套)
体外射精:性交中断法
性交中断法(体外射精;拉丁文:coitus interruptus、rejected sexual intercourse、withdrawal或pull-out method)又称体外排精避孕法、阴道外射精(日语:膣外射精),是一种古老的生育控制手段,指性交期间男性在未达性高潮之前及早将他的阴茎撤出(withdrawal或pull-out method)、移开性伴侣的阴道或性器官,为避免授精或使女方受孕,男性会在其他地方射精或排出精液。此种避孕方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全世界的人所广用,据估计1991年约有3800万对夫妻用此方法。此避孕法不需花钱、不需准备材料或药物,容易施行,然因理论上失败率偏高(每一百个妇女使用一年中,平均有十八人左右会怀孕)而介绍较少。一些医学专家认为此法不能有效防止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而用性交中断法避孕效果因人而异。
视频已移除
(性交中射精中断操作不当且未佩戴保护措施导致避孕失败,媒体源自维基百科科普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性高潮前,男性撤出要及时,女性也要配合。而排精时要离开女性外阴,宜将精液排在事先准备毛巾或软布上,避免因精液沾染外阴或阴道口而发生意外妊娠。性生活中,因女性宫颈粘液流出,即使精液仅沾染外阴或阴道口,未排入阴道,精子也会顺宫颈粘液上行,与卵子相会而致受孕。公共卫生部门通常建议此法不宜长期单独采用,只可作为手头无避孕药、具时的临时措施。采用此法者宜先戴避孕套练习数次,掌握要领后再正式使用。
一些研究组织声称从射精前排出的体液(尿道球腺分泌液)中均未找到可致孕的精子。然而,纵使有计划施行性交中断法,但怀孕仍可能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实务上,性交未达性高潮之前的阴茎仍有一些液体流出,而这些液体有时含有精子。基于以上原因,有专家建议男子最好在性交前进行排尿,以排除尿道内残留的精子,在射精后,尽快清洗阴茎,并避免用手接触女方的外阴。
一般而言,此方法容易导致避孕失效的理由有三:
回复即可获得,请理性看待,欢迎讨论。
最后编辑于 2023-11-01 · 浏览 2.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