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甲到MSL再转校医——我的转行经历(二)校医的报考、待遇、工作内容与晋升

上一篇帖子说到,我离开三甲医院后进入了外资药企医学部工作。在做了两年MSL后,机缘巧合之下,我进入了一所普通高校成为一名校医。
几位有转行意愿的同学听说我做了校医后,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往往就是,从哪里可以看到此类招聘信息。我的做法是,关注两类公众号,一类是那几家知名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自己有意向求职的城市或省份的公众号,如北京xx(xx为公考培训机构的名字),这些公众号几乎每天都会收集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招聘信息;一类是医学类的求职招聘公众号,如丁香人才等。每周花一个小时把这些招聘信息过一下,大部分只需看标题和报名条件,如看到自己符合条件的或者感兴趣的,再阅读全文,或者到相应的官方网站查询。这样几乎不会遗漏招聘信息,并且比自己挨个官方网站浏览省很多时间。
我当时是通过笔试+面试进入现在单位的。笔试是考专业课,考题大部分是类似临床医学的执医考试题目,加少量中医和公共卫生的内容;面试是结构化的形式,面试题目和工作内容相关。
下面说下大家很关心的待遇问题。校医的待遇千差万别。校医或者校医院只能开展基础的诊疗,因此本身是没有盈利能力的,校医的收入基本上取决于学校的补贴力度。高校的财政状况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校级别;211学校得到的拨款高于普通本科,985的拨款又多于211。其次是学校所在地区的财政情况。这里有一个小窍门,省会城市所属的市级高校,财政往往好于同级别的省级高校。还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的招生数量,招生数量多的学校总体收入更高。高中和高校同属于二类事业单位,据此推测财政收入应该类似于高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属于一类事业单位,情况与高中、大学有所不同。当然,学校的财政收入是一方面,如何分配又是另一方面。另外,有没有编制对校医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相差一倍。综上所述,大家如果有意进入某个学校做校医,最好先向在该学校工作的朋友打探;如果做不到,可以按照学校的级别、所在地区及招生情况做大致推断。
关于寒暑假的问题,就我自己,以及和其它学校的同行交流来看,校医都是有寒暑假的。但是,寒暑假期间包括校医院在内的后勤部门也不能停工,因为一定有学生留校准备重要的考试或者做实验。我的学校是假期轮流值班。假期工作的时间,不同学校差别很大。我从一位在专科院校工作的同学那里了解到,因为大专学生寒暑假没有留校的情况,因此他们学校的教职员工寒暑假不需值班。
接下来聊聊校医的工作内容。校医院的工作包括临床、公共卫生、行政三大块。如果校医院规模较大,是可以安排专人专岗的。我所在单位目前还在发展阶段,人手相对紧缺,因此我们单位的医生护士除了从事临床工作,也要承担公卫和/或行政工作。
临床方面,有三级、二级医院工作或者轮转经历的,应付校医院的临床不是问题。校医院的医生一般是看全科,或者只分科到内科、外科、皮肤科这样的三级学科。我单位现在没有病房,大家轮流出门诊;在工作时间以外,也是24小时需要有人值班。如果遇到处理起来没有把握的病人或者危急重症可以及时转诊,因此心理压力比三甲医院小很多。如果是在学生较多的主校区,工作日的门诊量可以达到250人,周末也有150人左右。因为周末只有一医一护值班,还要应对急诊、出诊等情况,因此周末值班还是有些忙碌。不同学校也有所差别,我知道有学校的校医院设置了住院部,那会更忙碌些;也有校医院和行政部门一样,工作日朝8晚5上班,没有夜班,周末节假日也不用值班。
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内容很多,包括传染病的报卡与管理、健康驿站(临时安置流感、新冠等传染病学生的宿舍)的建设维护与每日查房、健康教育、学生和教职工的体检(有些校医院比较强大的学校是校医院自己承担;有些校医院还在发展阶段的学校是由社会医院承担,校医院负责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监测蚊虫等等。行政方面,一个重要内容是负责全校师生的医保工作,另外就是文件的撰写与传达、采购物资、账目等。
最后和大家分享下职称晋升方面。我们校医院的职称晋升要求是参照大学教师的要求,对科研成果要求比较高,以校医院的条件,晋升的难度非常大,有很多工作很多年的医护还是中级甚至初级职称。
总的来说,校医工作相对清闲、压力小。但是技术含量低,缺乏成长性;另外,随着新生人口的不断减少,教育系统未来会受到一定影响。在校医院工作不像在三甲医院,可以帮助亲朋好友看病,除了校内同事外与外界打交道机会少,时间久了自己的社会关系会变得简单。如果大家有意校医,首选通过考正式编制的方式进入。如果一时没有编制,也可以利用校医工作相对清闲的特点,为本单位的编制或者其它的合适工作机会做准备。
在我离开三甲医院前后,除了药企与MSL外,我也探寻过别的就业方向,包括二甲医院、社区医院、狱医等,至少都进入了面试环节。另外,我也有同学朋友在卫建委或者航空公司的航医岗位工作,关于这些岗位的信息以后有机会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有转行念头的同行很多,但真正成功转行的是少数,一大原因就是对其它职业赛道缺乏了解。如果大家有转行的念头又不了解别的工作岗位或者某个单位,不妨先报名准备笔试,在考试的过程中,特别是面试的过程中,多和考友交流,可以得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最后,不管各位同行从事哪种岗位,祝福大家都可以工作的顺顺利利,开开心心。
最后编辑于 2023-10-31 · 浏览 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