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低钾血症5年余,肾功能受损,做了基因检测才找出病因!
年龄20岁,低钾血症已5年,这次就诊时血肌酐130+
近期接诊了一名20岁的男性患者,未婚。据患者介绍,自己确诊低钾血症已经5年,1天前,他去当地社区医院就诊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血肌酐升高,数值大概在130-140μmol/L。
当地医生建议到肾病专科评估下他这个低钾血症情况。于是我仔细问了问患者的病史,患者说自己5年前无缘无故开始呕吐,遂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钾偏低,这5年来,一直都在反反复复地呕吐。
此前接诊的医生告诉患者,他这种情况属于难治性低钾血症,如果需要明确病因,建议去更高一级的医院看看。患者当时也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没有出现过胸痛气短、腹痛、腹泻或小便异常症状。
我问患者可曾吃过什么药物,患者说自己长期口服氯化钾75mg每天4次+氧化镁400mg每天3次;没有吃过其他的药物的使用。
说着说着,患者又开始呕吐了,而柴医生看着患者的报告陷入了思考。低钾、高尿氯、肌酐升高、碳酸氢盐升高……
会是什么病呢?
立马完善相关查体与辅助检查,患者又告诉医生一个“大秘密”
柴医生赶紧把患者扶到病床上,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查体。此时患者呕的没有之前那么厉害了,又告诉了我一个大秘密:“我爸和我哥血钾都低,都好多年了……”但是患者否认了高血压、脑血管相关疾病史。
确实,刚刚患者量了个血压,100/60mmHg,从目前来看,血压不高。
T:36.5℃,心率:86次/分,血压:100/60mmHg,呼吸:14次/分。也没什么特殊的。再仔细查看了眼患者的部分检查报告(详见表1)。

表1:患者辅助检查
从以上检查报告来看,基本可以诊断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但令人烦恼的是,出现这些异常的病因到底是什么?疾病所表现出的只是冰山一角。
碰到低钾、代碱的患者不要慌,规范诊治找真凶!
俗话说的好,跟着书上说的进行诊治是最规范的。书上写到,遇到此类低钾病人,一般诊治流程如下:

图1低钾、代碱诊治流程
诊治的流程已经明确,该查的也查了,但该患者难治性低钾血症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低钾血症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胃肠道丢失。腹泻、泻药滥用、吸收不良、结肠造口术。
2. 肾脏丢失。矿化皮质激素过量、I型和II型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苯、利德尔综合征、吉特曼综合征、巴特尔综合征、药物(如利尿剂)等。
3. 细胞内转移。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药物(如胰岛素,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等)、体温过低、再进食综合征均可导致低钾血症。
4. 其他。由于皮肤丢失(如烧伤)、钾摄入不足、透析、血浆置换等原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这时候,患者的24小时尿液测定结果也出来了(见表2)。

表2 患者24小时尿液检测结果
结合患者相关辅助,在严重低钾血症的情况下,其24小时尿钾仍然很高,目前考虑肾脏途径的丢失。
诊断大概率就是利德尔综合征、吉特曼综合征、巴特尔综合征中的哪一个呢?但还是无法明确诊断。
寻求主任帮助,指出关键一招,基因检测找到最终病因
当天,柴医生就把患者的情况告诉了主任,主任仔细看了看患者的病历,又对患者仔细进行了问诊。两人一通交流后,主任悄悄告诉我:“给患者做个基因检测吧!”柴医生恍然大悟,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为了明确患者病情,指导下一步的治疗,遵上级医师指导对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果不其然,基因检测发现了异常,患者的SLC12A3基因中有2个致病变异。
这就对了,患者的诊断就是Gitelman综合征。
Gitelman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低钾血症和盐损耗小管病,由SLC12A3编码的氯化钠共转运体发生功能丧失突变引起,导致钠和氯化物进入远曲小管细胞的顶膜受阻。
Gitelman综合征与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代谢性碱中毒以及随后的肾钾和钠浪费有关。
此外,Gitelman综合征导致远端小管中TRPM6的表达减少,导致肾内镁的消耗,TRPV5过表达,导致尿钙排泄减少。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
后续
患者开始每日服用阿米洛利10mg,在没有继续口服钾和镁制剂的情况下,患者的钾和镁的血清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他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保持稳定,但也未见明显改善。后续患者未行肾活检。
至于患者肌酐异常,已属于慢性肾脏疾病,根据临床经验,基本判定是严重慢性低钾血症引起的小管间质性肾炎。@丁香园病例库
最后编辑于 2023-10-31 · 浏览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