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心血管内科集锦Ⅲ:心律失常

1.心肌细胞特性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2.心脏传导系统
⑴窦房结
心脏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入口与右心房后壁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深面,右心房心外膜下约1mm,长10~20mm,宽2~3mm,
由P(起搏)细胞与T(移行)细胞组成及少量的普通心肌细胞和浦肯野细胞构成
起搏心率:60-100bpm
单根血管血供来源于窦房结动脉,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者占6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者40%。右交感神经+右侧迷走神经。
⑵结间束
⑶房室结
位于房间隔的右后下部、冠状窦开口前、三尖瓣附着部的上方,心房面右纤维三角(★Koch三角)的心内膜下,长7mm,宽4mm,40-60bpm
多根血管血供源于房室结动脉,房室结动脉绝大部分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远端的U袢,少部分(左优势型冠脉5.6%,约5%~10%)发自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
左侧迷走神经+左侧交感神经。
功能:起搏功能(次级起搏点作用);传导功能,即将心房的冲动传导到心室,双向传导,房室结内折返的基础;传导延迟作用,网状纤维即激动传导在此缓慢进行,使心房和心室肌顺序收缩;过滤冲动作用
★ koch三角是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为心内直视手术中的重要标志,用以指示房室结的位置所在,以防术中损伤。
⑷希氏束His束
15mm,血供为前降支及后降支
⑸左束支
分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间隔支。
最先抵达室间隔左室面,短粗 分布广 发出时呈扁带状,不易阻滞 完左+器质性病变
右束支:细长,易阻滞
⑹浦肯野纤维网→束支终末端树状结构
3.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
室早→常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流出道或者主动脉窦、左心室间隔部。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界嵴位于右房侧壁,是自上腔静脉口前方至下腔静脉口前方的肌性隆起,与下腔静脉口前方的欧氏嵴相延续。。
交界性逸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冠状静脉窦
4.心肌电活动
⑴快反应细胞 心房心室 浦肯野纤维
慢反应细胞 窦房结 房室结
⑵心房肌复极化 P波
心室肌去极化与复极化 除P波以外
0期(快速去极化期)和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QRS波群;
2期(平台期)→S-T段;
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T波,
4期(完全复极化期,静息期)→T波后的等电线。
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
⑶静息状态/极化状态 外正内负 K+化学剃度外流
动作电位:Na+ Ca2+内流
⑷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性变化:
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ARP+局部反应期,0~3期-60mV,
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和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的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55mV。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引起局部反应,但仍不会产生新的动作电位的时期,称为局部反应期
相对不应期RRP,3期-60~-80mV,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
超常期SNP,-80~-90mV,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
影响兴奋性: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化电位,阈电位,0期去极化离子通道
5.心电图
⑴正常人心室的除极从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的除极主要是由电压门控钠离子或钙离子介导的易化扩散,为不耗能的被动过程
复极则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后除极先复极),整个复极过程涉及多种离子流,有钙泵和钠钾泵等参与,为耗能的主动过程
心房先除极者先复极(故心房复极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但被覆盖看不到)
心室先除极者后复极(心室除极与复极方向相反,向量同向,故QRS主波与T波同向)
⑵类型:十二导联心电图,十八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⑶标准电压 10mm=1mV 走纸速度25mm/s
6.心电图判读
⑴常见类型:窦性心律 窦速 窦缓,房早 房速 房颤 房扑 心房肥厚,室上速 房室传导阻滞,室早 室速 室颤 室扑 束支阻滞 心肌梗死 心室肥厚 预激
⑵逸搏心律:避免心室停搏过久而发生的生理性、保护性搏动或心律。如果逸搏心律产生于房室交界区称之交界区逸搏,交界区逸搏心电图表现为延迟出现的室上性QRS波形态,多数情况下看不到P′波,少数可在QRS波前后看到逆行的P′波;交界性逸搏一般在有基础心脏病的情况下发生,因而治疗主要也是对阵相对于的心脏病进行治疗;
⑶慢性肺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①额面平均电轴>+90,心电轴右偏;
②V1R/S≥1(A对);
③重度顺钟向转位、V5R/S≤1;④RVI+SV5≥1.05mV;
⑤aVRR/S或R/Q>1;
⑥V1-V3呈QS、Qr或qr;
⑦肺型P波
具有一条即可诊断
7.药物治疗

⑴房颤转复并维持窦律:ⅠA奎尼丁 普鲁卡因,ⅠC普罗帕酮 严重心脏病禁用,Ⅲ类胺碘酮 多非利特 索他洛尔 决奈达隆,稳心颗粒 参松养心。
⑵控制心室率: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 非二氢吡定 维拉帕米和硫氮卓酮,正性肌力药如地高辛,Ⅲ类 胺碘酮 决奈达隆,
⑶室早:由于心肌梗死本身引起的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给予利多卡因、盐酸胺碘酮等药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仅能选择胺碘酮口服或静脉滴注。
⑷对于室速经电复律后仍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静脉应用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断药治疗。
⑸室上速:腺苷,维拉帕米,洋地黄
房颤、室上速合并预激综合征:普罗帕酮或胺碘酮
8.电复律:血流不稳定的心律失常或药效欠佳
⑴同步电复律:房性心律失常 室上速 有脉室速 ,双相50-100J
⑵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无脉室速 室颤 室扑,双相200J,单相360J
9.起搏器:
⑴AAI 病窦 窦房结有问题 房室传导正常 无P波的长间歇 大于6S
VVI 室缓
VDD 窦房结正常 房室传导阻滞
DDD 窦房结和房室传导均有问题
⑵永久起博器包括心腔内电极和皮下脉冲发生器,大致分3大类:单腔起博器、双腔起博器和三腔起博器。
⑶编码系统:
第一个字母表示起博心腔(A-心房,V-心室,D-双腔,O-没有),
第二个字母表示感知心腔
第三个字母表示感知形式(T-触发,I-抑制,D触发、抑制,O-没有),
第四个字母表示程控功能,
第五个字母表示抗心动过速功能
最后编辑于 2023-10-29 · 浏览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