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差等生到欧洲博士之旅


之前写过的,孩子淘气给删除了………
我毕业于广东某双非医学院,大学期间由于沉迷游戏和谈恋爱,学习成绩长年徘徊在及格线左右,生理生化,内外科更是没有一门超过65分。。然而我对自己迷之自信,坚信自己可以通过考研咸鱼翻身,考上985名校。现实却是如此残酷,第一次考研我选择了中山大学。记得考前的一周,西医综合的历年真题还没做完,政治更拿着肖秀荣的押题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可想而知,连国家线都没有过。那一次对我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学历加上家里没有任何关系,不可能让我找到什么好工作。当时我考虑了很多,是继续二战还是直接转行。非常感谢那时候的一个好兄弟,一直在旁边鼓舞我。但我也知道这几年考研人数增长非常很快,二战三战乃至N战的人数会越来越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考研人数增长速度大于扩招速度,以后的考研率可能三成都不到。在这种不知所措的前提下决定背水一战,重振旗鼓,开始了二战的准备。
关于我自己,我不太喜欢给自己设立Plan B, 我甚至自断后路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所以我严格执行了自己复习准备的日程,每天三点一线,图书馆,食堂和出租房。那一年里我几乎断了所有的社交,没有周六和周末,抓紧一切的时间来准备。最终历尽艰辛重新考入到了中山大学莫附属医院肿瘤科。由于二战身份,我只能报考学术型研究生。但我知道,要想立足于这,发文章才是根本。在研究生期间我脚踏实地,潜心提高自己,每天不是在实验室就是读文献。周末去科室帮忙。在师哥师姐和导师们的一路关心,到毕业时我已经有了两篇SCI(分别为6分和3分)。
就在我以为直博稳操胜券的时候,师兄偷偷告诉我一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某科室主任的儿子想要报考我导师的博士,几乎已经是铁板钉钉要招他了。我顿时觉得前途无望了,此时师兄告诉我不如试试外校。。在网上找到我心仪的博导后,独自一人踏上了通往上海的火车。。准备去先和导师打个照面。
身心俱疲的我终于先到了复旦某著名附院,在门诊查到博导的坐诊时间后,我忐忑的走到门诊外等待博导出来。。经历了漫长的2小时,终于看到博导快步踏出门诊室,我鼓足勇气表明了来意后,他不紧不慢的回复到:我不招外校的学生。 那一刻的我犹如掉进万丈深渊,脑袋里一片空白。来之前我自己反复模拟可能出现的对话,被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回复打的支离破碎。没等我反应过来,博导已经走远,看着他的背影,内心一阵酸楚,硕士这几年的奋斗画面在脑袋里反复切换,而此时的我,眼泪已经不争气的流了出来。在这公平的社会,有些许人情世故,确实无奈!
那时候的我,真的觉得我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 硕士毕业,去个小城市当个大夫,苟且一生。可我真的不甘心,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想读博士,老天却这样对我?也许是造化弄人,在无意游览丁香园和小木虫的帖子后,认识了改变我一生的贵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先叫他薛师兄好了。。薛师兄知道了我的情况后,告诉我他当年也有非常类似的经历,而这时候的薛师兄,已经在德国当医生了。他告诉我,不妨试试先去国外读PhD,到时候既可以拿着博士学位回国当医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留在德国当医生。但是,过程的艰辛,也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 听到这样的经历,我浑身都充满了斗志,开始了IElTS的复习和联系外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德国charite医学院的一个肿瘤科的导师有决定招收我,在拿到Invitation letter的那一刻,所有的不甘,辛酸都释然了。 最后我也成功通过CSC的筛选,来到了德国,开始了我的PhD留学之路。
写这个帖子,是为了鼓舞所有正在经历或者将要经历博士求学的师弟师妹们,希望你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如果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只要我看到,一定会尽我所知,回答你们的问题!
最后编辑于 2023-10-25 · 浏览 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