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诊疗足跟恶性黑色素瘤。
患者性别:茹某某
患者年龄:61 岁
就诊时间:2022 年 8 月
主诉:右足跟皮肤溃烂1年余
简要病史:患者主诉1年前右足跟出现“鸡眼”,自行处理后右足跟部出现溃烂,反复不愈,于2021年6月到XX区人民医院就诊,行病理检查,提示“非典型痣”,行“左足跟清创术、皮肤肿瘤切除+右大腿取皮游离植皮术”,术后恢复良好。2个月前再次出现原右足跟皮肤溃烂,溃烂面迅速扩大,伴轻微疼痛。7 月 29 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行右足病理检查,提示:(皮肤溃疡/下肢皮肤肿瘤)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当前组织未能完全排除为恶性,且表面溃疡,无法明确是否有表皮消耗等恶性证据,建议完整切除肿物送检以明确病变性质。为进一步诊治,以“皮肤肿瘤(右足)”收住入院。现患者无发热、畏寒,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精神、睡眠稍差,饮食可,大小便无异常。
体格检查:右足跟见溃疡创面,约4cm×7cm,伴黑色及褐色色素沉着,创基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创周无红肿。

辅助检查:
(1)2022-07-29 广东省人民医院,皮肤病理活检:(皮肤溃疡/下肢皮肤肿瘤)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当前组织未能完全排除为恶性,且表面溃疡,无法明确是否有表皮消耗等恶性证据,建议完整切除肿物送检以明确病变性质。

(2)2022 年 8 月 3 日,广东省人民医院,PET:1.“右足跟肿物术后”:右足跟皮肤增厚伴糖代谢异常增高,未排恶性肿瘤可能;2.右侧腹股沟炎性淋巴结; 3.颈前正中皮下良性病变可能;右侧上颌窦炎; 4.左肺上叶GGN,随访;左肺上叶炎性肉芽肿;两肺少量纤维灶。
临床诊断:皮肤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经过:
(一)肿瘤切除定性
结合门诊检查,考虑右足跟皮肤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但尚未定性。因此入院后面临两个问题:(1)肿瘤定性(什么肿瘤类型);(2)肿瘤切除。
为此,需要进行第一次手术,目的是切除病灶,同时明确诊断和切缘。结合患者病史及专科检查,临床上考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可能性大,因此术前讨论确定了手术切除范围(距离切缘 3cm)。因有切不干净风险,一期只切除肿瘤,不修复创面。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右足跟肿物)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待免疫组化协助诊断。 - 肿瘤最大径约5.0cm,肿瘤厚度约0.3cm; - 未见脉管瘤栓及神经束侵犯; - 皮肤四侧切缘及底部切缘均未见肿瘤。 - 肿瘤病理分期:pT3bNx(TNM); - 建议行分子检测。

免疫组化:•病理诊断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HMB45(+++),S100(+),CK(-),Ki67(20%+),Melan A(+++),BRAF V600E(-),P16(+++),MITF(+++)。
免疫表型支持为恶性黑色素瘤。
(二)创面修复
至此,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明确。
但肿瘤如何分期?病理分期为:pT3bNx(TNM)。我们知道恶性黑色素瘤容易转移,该患者有没有转移?结合 PET 检查结果,患者右侧腹股沟有“炎性淋巴结”,说明右腹股沟淋巴结有肿大,但 PET 能准确鉴别炎性淋巴结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吗?好像不能。
为此,科室经再次讨论确定了以下手术方案:右腹股沟淋巴清扫+右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至右足跟)。
手术过程:设计好皮瓣,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先切下皮瓣,交给另一组同时进行血管吻合;再进行腹股沟淋巴清扫,修复供瓣区创面。






术中发现腹股沟皮瓣血运不佳(苍白),改植皮。
术后病理:
•影像所见:(右腹股沟淋巴结)灰黄组织一堆:19x11x2cm,扪及结节12枚,直径0.5-2.5x2x1cm,结节全埋。
检查结论:(右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可见肿瘤转移(1/12),结合病理报告2249066,符合恶性黑色素瘤转移。
肿瘤最终分期:pT3bN1M1
术后 1 个月复诊


后续治疗:出院后到肿瘤科进行免疫治疗。
随访情况:2023 年 10 月电话随访,患者恢复良好,家属口述无肿瘤复发(肿瘤医院复查,暂未见到影像学资料)。
讨论:
(1)恶性黑色素瘤有手术治愈可能吗?
(2)PET 鉴别炎性淋巴结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有多高?
(3)患者诊疗过程还有没有需要优化改进之处?


最后编辑于 2023-10-24 · 浏览 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