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界的“冠军”——乙肝的各项检查



根据我国国家疾控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概况报告数据表明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
如果传染病界也有“亚运会”,那么乙肝的发病率足以让其获得金牌。
目前开展三项检查:乙肝五项、乙肝前S1抗原、HBV-DNA检测,对乙肝进行诊断、治疗指导和评估。
(一)乙肝五项,实际上乙肝的免疫学标记一共6种,分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
但由于 HBcAg 在血清中不易检出,所以只剩下五项,俗称两对半。
正常人群中,乙肝五项的检测通常是两种结果:
1.全为阴性

表示未感染过乙肝病毒,也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体内没有产生抗体,是乙肝病毒的易感人群,建议尽快注射乙肝疫苗。
2.表面抗体阳性

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成功注射过乙肝疫苗),由于机体抵抗力强,病毒被排出体外而未发病,但自身已经存在抗体。
以上两种情况都建议测试体内抗体的强弱,如果表面抗体的滴度>100IU/L(乙肝五项定量指标),抵抗力就较强,无需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如果表面抗体的滴度<100IU/L,建议再次接种。
(二)乙肝前S1抗原,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包括S、前S2和前S1三种成分。
前S1蛋白在病毒侵入、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前S1抗原出现很早,可以作为早期病毒感染的一个指标。
对于急性感染,前S1抗原消失得越早,说明预后越好;如果前S1抗原持续阳性,就说明患者有由急性感染转变为慢性感染的趋势。
(三)HBV-DNA,乙肝病毒的DNA,如果在体内检测出,就是感染的直接证据,说明被检测者不仅感染了乙肝病毒,还处于病毒的复制状态。
但是,HBV-DNA的量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即使病毒复制程度高,如果没有激活人体免疫反应,受感染的肝细胞就不会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肝功能就是正常的。
HBV-DNA检测有以下几项重要作用:
1.治疗前病毒DNA水平的判定;
2.药物疗效的观测;
3.药物耐药的评判;
4.停药的评估。
至于是否达到治愈,HBV-DNA的检测还要结合乙肝五项的结果进行判定,如果HBsAg转阴、HBeAg转阴、肝功正常、DNA未检出,就可以称为临床治愈。
最后编辑于 2023-10-22 · 浏览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