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太膝关节痛,18般武艺神功大成(上)


七月份的天气那叫一个热,大街上都是穿短裙热裤、显露双腿的年轻姑娘,每当这个时候,上年纪的老阿姨、老太太都会痛心疾首地说:细伢子(年轻人)现在不知道护到膝盖,到老了有你痛的。

作为一个男性,我是非常支持女孩儿们穿得清凉;作为一名疼痛专业医生,避免膝盖受寒显然更符合指南。
接诊过太多的膝关节疼痛患者,诱因无外乎3个:受寒、受伤、受劳损。大部分患者来的时候都是把膝盖裹得严严实实,30度的天还穿着3条裤子,衬裤上还绑着护膝。

但有的患者来的时候是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这样的患者一看就知道是有炎症,几个月前科室的医生收了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就是这样的情况。
向大家展示下诊疗过程以及心得体会
主诉:右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10余天。
现病史:患者右膝关节疼痛10余天,行走时疼痛明显,平卧休息可明显缓解。
既往史:2型糖尿病,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功能II级,高脂血症
体查:右膝关节周围轻压痛,右侧胫骨近段内侧压痛(+),皮温稍高。VAS评分6分。
化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测定:7.70 %。葡萄糖测定(空腹):葡萄糖 8.24 mmol/L。血脂四项:甘油三酯 1.49 mmol/L、总胆固醇 5.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3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3.52 mmol/L。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刚收这个患者的时候,科里的医生说:这个病太典型了。
是的,这个病人的情况有经验的医生都能诊断出来:鹅足滑囊炎。

先来复习下基本病因病机:鹅足是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块肌肉之腱性部分在胫骨近段内侧的附着点,外形类似鹅足,故称鹅足。在其下与胫骨之间有一滑囊称鹅足腱囊。 由于反复应力的作用,如活动过多等,可造成此处产生无菌性炎症,称之为鹅足腱囊炎。
因为科里治疗过类似的病人比较多,这个老太太的主管医生甚至私下里担心治了2、3次患者就要求出院,事实证明我们想得太简单了。
初始治疗方案方向为:使用口服双氯芬酸钠止痛,联合正清风痛宁局部注射,在右膝关节进行针灸治疗,根据经验,我们还加上了静滴消炎药物。这样上中下三路招式齐出,定能克敌制胜。

然而,3天过去了,患者的疼痛改善并不明显:早上吃一粒双氯芬酸钠,疼痛能够控制住,上午治疗时仍然可以触及局部痛点,到了下午甚至是晚上,疼痛愈发明显,以致不能走路,直到躺在床上睡觉。
这样的情况显然不能让患者满意,老太太是个很挑剔的人,她每次来治疗时就诉苦:我不吃止痛药就走不得路。
遇到这种情况,肯定首先要和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我在和患者治疗时做了她的思想工作,防止她的思路走偏,至少稳住了阵脚,患者和主管医生都不慌张。
治疗上,仔细查看患者痛点后,我认为她的无菌性炎症消除不明显,需要在痛点进行曲安奈德封闭治疗。当然,这个患者有糖尿病,而且血糖控制不是特别理想,我根据经验调整了使用频次和浓度,3天后,患者疼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虽然她仍然说疼,但是仔细查体与询问患者后,发现前两天是不吃药下床上厕所都费劲,现在是来我这里治疗前1小时吃一粒,不吃虽然疼,但是勉强也能忍受。这种治疗方法显然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但并未完全消除疼痛。
正当我积极寻求治疗思路时,患者提出了要求:我感觉我好些了,可以出院了。

其实,这种情况大家都遇到过,一方面患者觉得治疗了一段时间,疼痛也好些了,不想继续住院了,另一方面,想要更好的效果,但是觉得在你这里达不到,中国人特有的含蓄让他们就会找个由头说要出院。这就遇到了医疗的交叉口,是进还是退?

往前走,治疗效果欠佳,手里没招心里没底;
往后退,病人心有怨怼,脸上无光头里无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最后编辑于 2023-10-20 · 浏览 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