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笔试通过率近 3 年是多少?
根据考生成绩分析报告分析,2023 年执业医师的笔试一试全国通过率是 43%,近 3 年首次降至 50% 以下,考生全国平均分相比去年也下降 17 分。

2023 助理医师的笔试一试全国通过率是 23%,连续 3 年大幅度下降。

*以上数据来源于2023 年执业 360 分和助理 180 分考生的一试成绩分析报告
此前丁香医考公众号做了个小调查:你觉得今年的考试难吗?
2832 人参与了投票,81% 的考生觉得「难」!那今年的考试到底难在哪些地方?可以简单看下临床部分,因为临床系统依然还是占大头的。
考察方向的变化
通过对考生回忆题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相比 2022 年,今年临床部分考察「诊断」的考题量增加 3%,考察「临床表现」的考题量降低 2%,考察「检查」的考题量降低 2%。更偏重于考察临床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以盲猜「金标准」的题目会相对减少。
考察方式的改变
1. 往年 vs 现在:多学科融合,考基础更加灵活
往年一般直接考基础,现在喜欢把基础医学的知识结合临床病例来考,比如:
(2023 回忆题)女,62 岁,胸闷气短 1 个月,加重伴少尿 3 天。既往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病史。查血清钠 138mmol/L,钾 7.8mmol/L,心电图T波高尖。导致心电图变化的机制是心室肌细胞 (答案:C)
A.0期Ca离子内流减慢
B.2期Ca离子内流加速
C.3期K离子外流加速
D.4期K离子外流减慢
E.0期钠离子内流加速
(2009 回忆题)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化的原因 (答案:B)
A.Na+内流
B.Ca+内流
C.Cl-内流
D.K+内流
E.K+外流
2. 往年 vs 现在:机制考的更难
往年直接问 XX 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今年先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判断是什么疾病,再选择该疾病的机制。比如:
(2023 回忆题)男,45 岁,反复上腹部疼痛 10 余年,多于秋冬季发生,夜间疼痛明显,向背部放射,近 1 周疼痛再发,1 天前排柏油样便两次,量中等无头晕,心悸,查体:P90次/分,R18次/分,BP110/75mmHg,腹软,脐上压痛。Hb 100g/L,粪隐血(+++)。导致该患者黏膜损伤的直接因素是 (答案:B)
A.胃黏膜血液供应异常
B.胃酸胃蛋白酶导致的自身消化
C.胃泌素分泌异常
D.胃肠黏膜粘液分泌减少
E.胃动力异常
(2022 回忆题)胃溃疡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答案: A)
A.胃黏膜屏障受损
B.胃黏膜免疫屏障破坏
C.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D.胃泌素增加
E.前列腺素合成减少
虽然考察的方向、方式有了一些变化,但是考试重点是没有变的,核心考点依然还是核心。 临床执业/助理考试,一个单元 150 题,共 2 小时。也就是说需要你最多平均 48 秒做一题。
根据近年考试的趋势,题干越来越长,很多同学 48 秒题干可能都读不完,所以平时复习的过程中,抓「题眼」就非常的关键。
------
已上岸的考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来分享一些你的复习实战经验
👇👇
最后编辑于 2023-10-20 · 浏览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