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置管穿刺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 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从 外向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及其分支,还有股管(空隙)等结构。
股三角在大腿的前面上部,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 。
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记忆方法:古代骑马马鞍子是铁的,之前没有包布,如果内侧是动脉血管,动脉被割破,出血会导致大失血)。 触摸到股动脉向内侧就是静脉。



1、病人体位: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臂部稍垫高,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
常规消毒、铺单后,在腹股沟韧带中部下方2-3cm处,触摸股动脉博动,确定股动脉走行(方法:左手食、中、无名指并拢,成一直线,置于股动脉上方)。
临床上经常因过度肥胖或高度水肿的患者,致股动脉博动摸不到时,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穿刺点不可过低,以免穿透大隐静脉根部。
2、能摸到股动脉博动时,手指感觉摸实动脉的走行线,以股动脉内侧0.5cm与腹股沟皮折线交点为穿刺点;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周围浸润麻醉。
3、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很重要),针体与皮肤成30-45°。胖人角度宜偏大。
穿经层次: 需穿经皮肤、浅筋膜、阔筋膜、股鞘达股静脉
4、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压。
5、见到回血后再作微调。宜再稍进或退一点。同时下压针柄10-20度,以确保导丝顺利进入。
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
- 感染(包括穿刺部位局部感染以及导管相关感染)
- 出血及血肿形成
- 动静脉瘘与假性动脉瘤形成
-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 导管滑脱
最后编辑于 2023-10-18 · 浏览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