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六十七期)PTA入路选择之一例失败到成功的PTA经历

发布于 2023-10-09 · 浏览 7203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微信公众号: “陈医生谈肾内”

作者:科普chen医生


这是4个多月前的一个病人,当时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入院,术式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

物理检查可见近吻合口头静脉的瘤样扩张,伴瘤样扩张近心端S1和S2的两处狭窄,其中S1处狭窄非常严重,头静脉手背支明显增粗,内瘘震颤减弱,抬臂试验阳性。

肱动脉血流量300多ml/min

阻力指数0.8

img

术前告知患者,S1存在导丝通过困难,后备方案为切开近心端重建。

术中S1处的狭窄,位于近瘘口瘤样扩张的近心端,还是弯曲的,采取头静脉逆行,和桡远入路,反复调整导丝均无法通过

img

DSA造影如下:

img

这张造影图非常的直观,可见S1,S2狭窄明显, S1基本就一条缝,血管扭曲,头静脉手背支增粗。

术中把导丝头端调整到手背支,用刻痕球囊把S2处扩了一下,和患者沟通后考虑术后先透析一次,再决定是否近心端开放重建。

手术后请教老师S1这种狭窄通过有什么技巧?介入导丝通过这种狭窄有没有什么技巧?

答案都是:吻合口瘤体入路,同时告知不排除S3处桡动脉近心端的狭窄。

img

黄色箭头入路

img

就是体表这个画圈的瘤体入路

之前自己也想过,但是没敢尝试,害怕穿刺吻合口瘤体压力大,不好止血,但是没有考虑到如果下游的狭窄解除了,瘤体的压力自然就小了。当时也反思自己作为通路新人,思维还是不够开阔,入路选择还是局限在瘘静脉,桡动脉远端,以及套管针穿针引线这些。

但是意外的是术后患者透析泵控血流量可维持在200~250ml/min,就考虑当时S2的狭窄限流更明显,S2解除后血流量明显好转,但S1不处理,很快会再出现再次狭窄加重血流量不足。但当时术后血流量好转,患者就拒绝进一步处理,一直使用了4个月,到最近一周,再次出现血流量严重不足。

此次检查内瘘彩超提示:

肱动脉血流提示137ml /min

频谱呈双峰

阻力指数1.3

img

吻合口瘤体近心端原S1处狭窄内径不足1.0mm

img


img

原来S2处的长段狭窄1.0mm

img

新增近肘窝处S3狭窄2.4mm

img

S4处桡动脉近心端吻合口狭窄2.0mm

img

此次血管体表如下图

img

话说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站起来,术前和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方案,同时做好最坏的开通不了,直接狭窄近心端切开重建。

直接吻合口瘤体入路,先处理流出道静脉,最后调整血管鞘处理桡动脉近心端狭窄,如下图:

img

彩超引导下套管针穿刺,下图可见套管针针尖

img

顺利引入鞘导丝通过S1处狭窄

img

引入血管鞘

img

交换0.035超滑导丝

img

因狭窄程度重,先引入5.0mm球囊预扩

img

球囊可见明显切迹

img

球囊充分打开

img

使用5.0球囊分别扩张头静脉的三处狭窄,其余图省略。。。

因上次使用6.0mm的刻痕球囊,这次交换7.0mm普通球囊,分别扩张瘘静脉的狭窄

img

使用7.0球囊扩张后,S1原狭窄处内径5.0mm

img

其余狭窄扩张后大于4.0mm

最后调整血管鞘进入近心端桡动脉,扩张后内径3.5mm

img

术后瘤体压力明显变软,术后拔鞘按压约10min已止血,当然也可以选择缝合后拆线,呼呼的震颤直接传导至肘窝,术中所用彩超机器无法测量血流量,随后补充,术后透析顺利,上机泵控血流轻松250ml/min。

img


img

术前充分的评估和设计真的很重要,多思考,多学习,同时要敢于尝试,当然要和患者充分的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信任。

整体流程视频如下:

previewplay video


@xiaospring @丁香肾脏泌尿频道

动静脉瘘 (31)
纠错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0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xiaospring 推荐
icon依书ATSJ 已点赞
iconxiaospring +10丁当

最后编辑于 2023-10-17 · 浏览 7203

9 43 21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视频效果NaN
临床实用性NaN
操作规范流畅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