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手术二三: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外左侧腹股沟斜疝补片修补(TAPP),经验总结。

发布于 2023-10-03 · 浏览 4595 · 来自 Android · IP 重庆重庆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病例详情。

患者吴某伦,男,75岁,ID:212485  入院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患者有10年前列腺增生症病史,近1年开排尿不畅,发现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0余天;昨日下午入院,完善术前准备,于今日8:45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外左侧腹股沟斜疝补片修补(TAPP)”,手术顺利,手术全程无肉眼可见活动性出血,手术历时1小时20分。

二、手术回顾及经验总结。

img

上图是左侧髂腹股沟区疝孔的情况。

1.进镜探查:内环口位于腹壁下血管的外侧,证实为左侧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大小约2.5cm,内环口<3cm,使用3D疝修补片,无需补片额外固定,降低手术难度;若操作技术成熟,可使用“内环关闭技术”,缝合关闭内环口,可减少术后,远端假疝囊血清肿的发生概率;利用内环缝合技术,亦可免除平面疝补片的固定操作。

此次手术扶镜手初次打镜,手术视频不是很满意,手术时间也多做了20min,这次就不上手术视频了,找个合适的机会,专一讨论“腹腔镜腹股沟斜疝及腹股沟直疝的内环处理技巧”。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上图是腹膜切开区缝合后的情况。

img

上图是手术结束腹壁Trocar布孔位置及切口缝合后的情况。

2.一般腹腔镜腹股沟疝布孔,观察孔一般选择脐上缘,左右操作孔为平脐腹直肌外侧缘;为更方便,可因个人操作习惯而略可做适当调整。

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略做介绍,供大家参考,对于明确的单侧腹股沟疝,副操作孔无变化,主操作孔可向内下略做偏移,一般向内及向下的偏移距离均在1.5-2.5cm,根据患者的身高略做调整;若为双侧腹股沟疝,则需按规定布孔,左右均可稍做下移(1cm),这样不至于造成主副距离过大影响操作;个人愚见主副操作孔间距大于等于“一拳”—小于等于“一臂(前臂的长度)”,间距过小和过大都不利于操作。

3.手术体位;

患者头低脚高10°~15°仰卧位;患侧抬高10°~15°;根据患者身高略做调整;一般文献上都没讲手术台的高度,一般为患者平躺于手术台上,腹部平面为术者垂臂时,肘关节的高度,大家不妨一试,不足之处请同道指正。

4.同质化手术过程及每个过程的操作细节,对每次手术都要做到尽可能的精炼、精致;在操作流程固化的同时,对每次手术操作进行总结,对不合理、不合适、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不断的优化,做到手术流程最佳、手术每个操作细节最优,质量追求最高,最终固定操作流程和每个操作步骤,达到完美。

备注:写于2023.10.03 12:26。

腹股沟斜疝 (87)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3-10-03 · 浏览 4595

7 25 7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