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幼儿恙虫病(9.24整理病史)
患儿,女,8岁,未婚,入院时间:2023-09-19 21:49。
一、病史特点:
1、因“发热5天,皮疹4天”入院。
2、现病史:患儿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摄氏度,次日出现皮肤疱疹,始见于躯干部,渐增多至全身广泛分布,无明显瘙痒,于当地输液治疗2天(美洛西林、病毒唑),后改口服阿昔洛韦片、中药,外用炉甘石,现体温反复,皮肤疱疹未退,为进一步治疗转我院,门诊以“水痘待排?”收住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一般,食欲、睡眠下降,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改变。
3、既往史:无特殊,常居地为城镇自建房;周末回老家农村。
4、体格检查:T39. 6℃,P124次/分,R30次/分,神志清楚,精神欠佳,热面容,颜面、躯干部及四肢大面积分布形态不一红色皮疹,以红斑,丘疹,斑丘疹为主,左下腹皮肤可见直径约7mm左右褐色疱疹,周围可见红晕,口唇无发绀,咽轻微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及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律不齐,腹软,无压痛,四肢活动可。
5、门诊资料:16/9当地中医院:血WBC3.89*10^9/l,n%0.69,l%0.247,HCT0.367,HB136g/l,PLT16410^9/l,CRP24.6mg/l。
6、入院后检查:
19/9 本院: 血常规(组)[2023-09-19 22:52:35]:白细胞计数:6.28×10^9/L;红细胞计数:3.97×10^12/L;血红蛋白浓度:113g/L;血小板计数:11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20%;淋巴细胞百分比:17.20%;单核细胞百分比:6.4%;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0.2%;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79×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1.08×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0.40×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0×10^9/L;
CRP42mg/l ,PCT2.5ng/ml。
生化免疫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7U/L;白球比:1.43;乳酸脱氢酶:465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354U/L;肌酸激酶:44U/L;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19U/L,电解质、支原体抗体正常,肾功能正常、EB病毒抗体正常。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3.90秒;国际化标准比值:1.2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9.70秒;凝血酶时间:15.60秒;纤维蛋白原含量:3.19g/L;D-二聚体:3.77mg/L.FEU;
22/9 水痘带状疱疹DNA核酸阴性。
血NGS(288项)细菌、病毒、真菌、其它微生物未检出。(如图)
治疗:
入院后治疗:9/19 入院:头孢呋辛
21/9 阿奇霉素,停头孢;
病情变化:
21/9 双侧球结膜充血,右侧可见出血块,鼻腔少许出血;
23/9 诉双下肢酸痛
24/9 阿奇霉素治疗3天,体温37摄氏度以下至正常。躯干及下肢皮疹部分消退,无色素沉着。下肢酸痛好转。
临床诊断:恙虫病
图1-3:9-19



图4 :9-21

图5 :9.22

图6: 9-23

图7:9-24

其它:NGS


最后编辑于 2023-09-24 · 浏览 2.8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