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笔记】甲状旁腺腺瘤
年轻男性,四肢骨关节疼痛就诊,超声检查如下:




超声所见:
甲状腺右叶后方可见大小约57x35x30mm的低回声团,边界清,内可见小囊状无回声区,CDFI示内部血流信号丰富,PW呈低速低阻动脉频谱。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甲状腺右叶后方实性占位 考虑来源于甲状旁腺
患者进一步检查:
ECT:

甲状旁腺MIBI亲肿瘤阳性
静脉注射示踪剂20分钟及2小时行局部显像:20分钟右侧甲状腺区可见一异常示踪剂浓聚灶,2小时后右侧甲状腺区可见异常浓聚灶。
CT检查:



右侧甲状腺后方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大小约33X42X57mm。病灶与甲状腺间脂肪间隙可见。
CT诊断意见:右侧甲状腺后方肿物,考虑甲状旁腺腺瘤可能。
化验报告:



综合以上信息,不难诊断:

最终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重点知识:
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导致反复发作的肾结石,消化性溃疡及广泛骨吸收所致的四肢骨痛。
2.原发性甲旁亢病理包括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腺癌,其中80%-85%为腺瘤,绝大多数为单个,腺瘤与增生不易区别。
3.继发性甲旁亢进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三发性甲旁亢患者主要见于肾衰竭患者。
肾功能受损↓——1,25(OH)2D3↓ ——血钙降低——甲状旁腺受刺激——PTH↑——继发性甲旁亢。
4.原发性甲旁亢患者常有高钙血症。
5.甲旁亢的临床定性诊断:病人如有反复发作尿路结石、骨痛,骨髓X线摄片有骨膜下皮质吸收、囊肿样变化、多发性骨折或畸形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有高血钙、低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尿钙增高,诊断基本上可以确定。(人卫外科学 第九版)
甲状旁腺腺瘤的超声诊断
1.腺瘤位于甲状腺与颈长肌、颈总动脉与气管之间,属于正常位置。

2.与甲状腺实质回声相比,腺瘤为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晰、规则,可见包膜回声。少数腺瘤内部可伴有钙化灶。

3.瘤体形态为椭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它的长轴与身体矢状面平行。

4.腺瘤与甲状腺之间存在双层中强回声带,这可能是由于紧密相邻的甲状腺被膜与甲状旁腺腺瘤的包膜所致。

5.肿瘤前缘常有明显的血管绕行 (实为甲状腺被膜血管) ,其可测出动脉频谱,并可见多条动脉分支进入瘤体内,内部一般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有时可显示腺瘤的蒂部。


参考资料:
李泉水 《浅表器官超声医学》第二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不可以已。——2023.9.21

最后编辑于 2023-09-21 · 浏览 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