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丨PCI术后头晕,真相到底是什么?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47岁
主诉:胸痛2天,加重5小时
简要病史:患者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为胸骨区隐痛,呈阵发性隐痛,无肩部放射痛,伴有头晕,有恶心,未吐,无出汗,无胸闷,无腹痛、腹泻等,患者遂来我院急诊,急诊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ST-T改变,查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查心肌酶阴性,未行特殊处置,症状间断发作。5小时前,患者诉胸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遂再次来到我院急诊,行心电图较前无明显改变,急诊以“胸痛”收住我科。
既往史:有糖尿病病史7年,未规律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详。
3年前因“胸闷”于我科住院,行冠脉CTA示:回旋支近段管壁非钙化斑块浸润,管腔节段性偏心性狭窄约40%,右冠状动脉多发钙化及非钙化斑块浸润,以钙化斑为主,管腔多处局限性偏心性狭窄约10%-30%。
有多年颈椎病、眩晕症病史;有焦虑状态;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抽烟饮酒史。
月经史:正常。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T36.3℃、R18次/分、P88次/分、BP170/90mmHg,神志清楚,颈软。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不肿,双上肢血压对称,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神经系统(-)。
辅助检查:
入院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肌酶、BNP、凝血象、D二聚体、尿便常规、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入院心电图如下:

入院查头部+胸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查心脏超声正常。
治疗经过:入院后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调脂(瑞舒伐他汀钙片)、改善心室重构(倍他乐克、雅施达),降糖(达格列净)等药物治疗。
入院第三天,完善冠脉造影,图如下:


如图所示:造影结果显示:LM:未见明显狭窄:LAD:近段节段性病变、最重处狭窄约70%,D1近段狭窄约85%;LCX:近段节段性病变、最重处狭窄约90%,RCA,近段局限性狭窄约50%,中段动脉粥样硬化,未见明显狭窄。
从入院到冠脉造影术后当天,患者的症状平稳,胸痛减轻,偶有头晕不适的症状。
可是到了术后第一天,患者的病情开始出现了变化,急转直下!
当天正好是我值班,所以我刚好见证了患者所有的病情变化。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患者,仍旧是心有余悸!
术后第一天的早上。
患者诉轻度头晕,无恶心、呕吐,查体无特殊。
考虑到患者长期有颈椎病、眩晕症的病史,而且人比较焦虑,没有做特殊处理,简单的进行了精神安慰。
到了中午,我快要下班的时候。
患者诉头晕较前加重,视物天旋地转感,伴有恶心,没吐,精神较早上差一些,体格检查仍旧没有发现任何特殊的地方,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因为当时快交接班了,患者之前也曾发作过类似的症状,因此考虑眩晕症的可能性大,给予异丙嗪肌注,就和白班交接班了,让白班医生警惕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晚上接班,照例查房。
发现患者躺在床上(没有陪护),精神萎靡不振,呼吸急促,仍诉头晕,伴有恶心,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无肤体抽搐。
查体:BP130/70mmHg,呼吸35次/分,神志清楚,颈软,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来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不肿,双上肢血压对称,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四肢末梢凉。
神经系统检查:水平眼颤(+),四肢肌为肌张力正常,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不能合作。脑膜刺激征(-)
急查指尖血糖:9.3mmol/L。复查心电图显示窦速,未见明显ST-T改变。
考虑到患者不除外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可能,立刻完善颅脑DWI,结果如下。









最后编辑于 2023-09-19 · 浏览 1.0 万 · 41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