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导致患者反复头昏,多次晕倒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2023-09-19 · 浏览 7979 · 来自 Android · IP 四川四川

患者:男性,76岁。

主诉:反复出现头昏1年,加重2天伴晕厥3次。

现病史:患者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头昏,伴晕倒2次,晕倒后发生情况不能回忆,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侧脑室前角旁、右侧室体旁、右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梗塞灶,治疗上予以瑞舒伐他汀调脂,倍他司汀止晕等对症治疗,住院期间患者仍偶感头昏,自觉疗效不佳,自动办理出院,2天前患者吃午饭时突发恶心、冷汗,随即晕厥,晕倒在地上,当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牙关紧闭,无畏寒发热、心慌、呕吐,无大小便失禁等,约2min后患者自行清醒,对晕倒后事情不能回忆,且醒后无躯体不适,因此患者及家属未引起重视,约3小时后患者再次出现晕厥,症状同前,家属立即前往药店购买止晕药,患者口服后效果不佳,约5小时后患者再次出现晕厥,伴小便失禁,余症状同前,现患者家属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家属携患者至我院急诊科就诊。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余年、肺源性心脏病3年,长期口服孟鲁司特缓解气道反应、地高辛强心、吸入布地格福解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年(目前未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7年,长期口服二甲双胍降血糖,血糖控制情况不详;高血压6年,最高血压186/114mmHg,患者长期口服络活喜和卡托普利控制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可。

查头颅及胸部CT扫描示两侧基底节、放射冠、右侧室体旁、右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梗塞灶,大部分陈旧;两肺下叶慢性炎症及纤维灶。肾功能指标:尿素氮11.64mmol/L,肌酐126.5μmol/L;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7%,其余指标未见异常;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心肌酶谱、心损标志物及BNP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陈旧性心肌梗死。现为进一步治疗,拟诊“晕厥待查”收入我科。

入院查体:T36.7℃,P52次/min,R20次/min,BP134/82mmHg,SpO299%;神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及甲状腺未扪及肿大,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两肺呼吸音增粗,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处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5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初步诊断:1.晕厥待查。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肺源性心脏病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2型糖尿病6.高血压3级 很高危

患者入院后多次复查TnI、BNP均在正常范围,多次复查心电图均提示正常心电图,心电监测未见明显异常,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律齐。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基底部稍增厚,轻度三尖瓣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室壁呈节段性运动。冠状动脉CTA提示前降支近段及右冠多发混合斑块伴管腔轻度狭窄。患者卧立位试验阴性,24h动态血压平均值136mmHg/76mmHg,白昼血压平均值140mmHg/72mmHg,夜间血压平均值128mmHg/68mmHg;动脉血气分析:pH值7.34kPa,PO213.40kPa,PCO25.87kPa,D-二聚体0.17mg/L,双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双侧下肢深静脉管腔内血流通畅,未见栓塞表现。脑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氨<9.00μmol/L;空腹葡萄糖4.61mmol/L。头颅MRI:两侧基底节、放射冠、右侧室体旁、右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梗塞灶,头颈部CTA检查示:双侧颈总动脉轻度狭窄,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混合斑块伴右侧管腔中至重度狭窄,左侧管腔轻度狭窄;右侧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斑块伴右侧管腔中度狭窄,双侧椎动脉颅内段混合斑块伴管腔偏中度狭窄;颅底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到底是什么引起患者晕厥?心源性还是神经反射性晕厥?应该怎么治疗?评论区公布答案

昏厥 (149)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17)
纠错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3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最后编辑于 2023-09-19 · 浏览 7979

210 23 5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1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