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死活摇不起来,但也不像噬菌体污染?

自今年4月左右开始,我所在的实验室开始偶现农杆菌无法摇起来的现象,我和实验室遇到过相关问题的人一起进行了讨论和验证,尽量详细地描述情况,主要如下:
1、最初问题集中于部分保于-80℃的农杆菌按正常流程摇不起来,而且是有时摇起来,有时摇不起来,从开始的失败率10-20%到后来的50-60%甚至更高。有时候一些第一天摇不起来的菌在连续摇至第二、三天会变得浑浊,但其中不少有明显的悬浊物或是菌液颜色不正常(印象中有的偏白,类似被污染),我们不敢再用。我们实验室是用的40%甘油和新鲜菌液1:1混合后保于-80℃(实验室的大肠杆菌和rosseta菌也是一样的保菌流程),摇农杆菌用的是实验室用公司的母液自制的GV3101感受态,目的一般是打烟草(LCI、BiFC等),每次摇菌都是固定流程:取40-50μl保菌菌液加入2-3ml的对应抗性的LB培养基中。出现问题的保菌的菌液部分是4月新保的,但也有不小一部分在今年4月前就已经正常使用多次。然而同时期,实验室的大肠杆菌和rosetta菌液均工作正常,没有出现类似情况。我们尝试重新配制了LB以及涉及到的K+、Spe+和Riff抗生素,也尝试了从其他实验室借到的对应抗生素进行配制,情况并未见明显好转。
2、随后我们怀疑是出问题的保菌菌液因为疏忽没有上下混匀就放进了-80℃,或者是一些保的菌时间太长活性降低导致摇菌失败,于是将失败的菌液全都重新做质粒转化和摇菌保菌,然而并未好转,甚至有刚保的菌第一次接菌就摇不起来的情况。
3、由于实验室从未有过先例,我们查询资料以后,根据之前有出现清澈的培养基里伴随悬浊物的情况,怀疑可能是噬菌体污染,于是迅速对实验室的摇床、超净台等进行了消毒,用的好像是1%的次氯酸钠(具体浓度记不清了),并且进行了一次实验室大扫除,对地面、桌面等也用低浓度的次氯酸钠进行了消毒。不过我们没有按网上建议的停工3-5天,而是大扫除后继续正常工作。大扫除后农杆菌的摇菌情况的确有所好转,失败率降低了很多。因此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
4、直到9月初开始,我和实验室的另一名师兄发现农杆菌再次出现了类似情况:我连续两次用正常保的菌(保菌时间均在今年第一次农杆菌问题解决后)摇菌失败,失败率一度达90%(八管只摇起一管)。师兄的摇菌失败率也有一半左右。随后第三次的摇菌更为匪夷所思:我用新提的质粒进行同批次GV3101感受态转化,至第三天长出了没有明显异常的单克隆(如图)。

类似这样的板我一共涂了十一个,情况相同(因此我之后初步排除了抗生素、自制感受态等的问题),于是按正常流程挑菌摇菌;同时我将第一、二次摇起的菌分别重新接入LB重新摇菌,共计十八管菌。然而第二天只有四管浑浊菌液,且新转化挑菌的十一管几乎清澈。不死心的我将这些菌液又摇了两天,发现所有新转化挑菌的管中枪头内均出现不明固态物,大概是农杆菌的尸体,这是否说明这些农杆菌确实被摇起来过?(如图)

自此,实验室暂时无人能解答这种现象,而我所学过的所有知识也暂时无法解释这种情况。目前我最大的疑惑在于,如果是农杆菌的独立的问题,例如Riff抗生素或是农杆菌感受态(制备、转化流程)出现了问题,那为什么所有这批新转化涂板的农杆菌能够如图片中正常生长?又或者是这种状态已经有隐藏的问题?另外,实验室除上述条件之外对农杆、大肠杆菌和rosetta的所有条件(LB、保菌条件、抗生素、摇菌的超净台等)均完全一致,如果是噬菌体污染或是LB、甘油、其他抗生素的问题,那为什么实验室的大肠杆菌和rosetta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为了尽快解决这种问题,查阅各种资料后无果,我们尝试来论坛提问。如果有了解类似情况或是发现错误的大佬,还望不吝指教。感谢!
最后编辑于 2023-09-13 · 浏览 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