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透析患者内瘘血肿与处置

发布于 2023-09-11 · 浏览 3344 · 来自 Android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3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xiaospring 推荐
iconxiaospring +10丁当

相信在血透室工作的医护人员,会遇到内瘘穿刺或下机后血肿的患者,遇到这类血肿患者应该如何处置呢?

首先看透析患者内瘘出现血肿常见于哪些患者:

①新启用动静脉内瘘,血管“脆”,容易渗血,尤其是使用大号穿刺针或穿刺稍有不顺利更容易发生;

②透析过程中,患者自我制动意识差,屈肘导致穿刺针刺破血管;

③下机过程中,护士拔针造成了医源性的二次损伤,这种情况少见;

④下机后,止血带错位,固定点非血管穿刺点,多见于新启用内瘘患者;

⑤患者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

⑥患者凝血功能差。

临床表现:短时间内出现内瘘侧局部肿痛(往往症状比较明显),透析机动脉压力感受器或静脉压力感受器报警,其内瘘渗血或血肿,可能数日后出现淤青,吸收往往需要1周或更长时间。

临床常见血肿分类:

img


img


静脉血肿临床特点:血肿张力不高,触之比较柔软,疼痛程度与动脉血肿相比较小,但患者对疼痛耐受度不同而由差异。

彩超下评估静脉血肿特点:较明显的血肿,彩超下可见到血肿与静脉血管的关系,如血肿内无搏动性血流,提示无需开放手术,可在72h内冷敷或使用50%硫酸镁湿敷促进血肿吸收或消散。往往静脉血肿不会有非常明显的搏动性血流,如有少许血流,可酌情给予适当加压,待其止血,再复查超声,同时建议复查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

img


img


彩超下可以清晰看到血肿范围,其内可以彩色血流信号,血肿内部血流瘀滞,局部出现血栓形成,随时间延长,如血肿周围“包膜”硬度高,可能会导致瘤体血流信号停止,即便如此,其血肿触之张力仍然很高。

动脉血肿临床特点:血肿形成更快,松解止血带更要谨慎,可能需要3-4h或更长时间,血肿张力高,触之如同摸篮球或足球,疼痛程度严重,个别患者可能因持续血肿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此种血肿是需要引起医生护士高度重视的血肿,往往需要急症手术干预。

彩超下评估静脉血肿特点:血肿非常明显,彩超下可清楚见到血肿与动脉血管的关系,如血肿内明显搏动性血流,彩超下清晰可见,往往需急症限期开放手术。术前常规冷敷或使用50%硫酸镁湿敷仍然需要,此类血肿出血量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

了解到了内瘘血肿情况,让我们再看看临床上遇到血肿的应急处置情况吧

1. 新建内瘘启用后是最经不起折腾的,拔针后压迫力度过重会造成内瘘血管破裂,穿刺后未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或未对患者采取合适约束,造成透析过程中患者不自主动穿刺侧肢体,造成穿刺针刺穿血管壁造成血肿;患者下机后,习惯性使用内瘘侧手臂扶床栏使力,造成内瘘血管张力过度破裂血肿。

2.内瘘穿刺时,如穿刺失败需立即判断穿刺渗漏程度,对于新建内瘘、疑难血管通路、有效穿刺长度限制等病例,建议穿刺针拔出后进行指压法(此处特别强调「 指压法 」 即点压,而非面积比较大比较厚的棉球或纱布垫)按压止血,更不可选择手掌面按压,避免渗漏外延,造成更大面积血肿影响功能。

3. 若“少量渗血”发生在动脉端,可尝试引血上机观察血肿是否增大,此时可用棉柱对内瘘穿刺处进行适宜力度的外力加压避免血肿扩散,如果持续渗漏血肿扩大则只能拔针后压迫止血,视血管条件另外选择穿刺点或待止血后再穿刺。

4. 若“渗血血肿”发生在静脉端,则避免再调针,建议立即拔针压迫止血,视血管条件另外选择穿刺点或待止血后再穿刺,血管条件差者,可选择对侧或下肢较粗的静脉血管穿刺作为回路。

5. 针对穿刺引起的血肿,短时间内引起明显肿痛的患者,立即拔针使用指压法进行加压止血,不能直接使用止血带进行直接加压,止血带(宽度往往在2.5cm左右)加压造成血液回流受阻,血肿消散更慢,对于动脉血肿,可能无法止血,更有可能造成血肿继续扩大。

6. 对于拔针后患者诉穿刺处疼痛的处理:不可轻易松开止血带,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预想的后果,此种情况下,需通路组医生进一步评估血肿张力程度,延长松解止血带时间,关注内瘘震颤、杂音,根据血肿情况,半小时-1h松解绷带1次,待完全松解后,立即进行彩超检查评估血肿与血管的关系。

7. 当自体内瘘穿刺出现血肿(其淤青往往在次日或2-3日内出现)发生后,如果血肿严重影响了内瘘血管的穿刺进针,淤青迟迟不消散时,若导管未拔除可用导管进行过渡,建议让内瘘休息 1-2 周避免二次穿刺损伤,止血时可酌情使用冰敷减少渗血和炎症扩散,止血 72 小时后可使用热敷理疗方式促进淤青和炎症消散,72 小时后进行内瘘握球锻炼(严重血肿请慎重,务必咨询通路组医生建议)促进血肿消散、淤青恢复。

当患者没有中心静脉导管过渡时,则需要进行有效止血后充分评估血管情况,尤其是内瘘静脉端穿刺选择受限时,必要时可以酌情虑外周直穿作为回路,给予内瘘静脉以充分恢复的时间,但通常情况下止血理想且穿刺有效长度理想的,可以继续进行穿刺透析。

8. 关注凝血功能。凝血功能不佳,渗血持续肿胀,淤青消散缓慢,严重穿刺失败后血肿淤青存在,后期可能需要酌情使用无肝素透析。

9. 血肿范围与血肿张力的判断:无论血肿范围大小,必需第一时间对血肿张力作出准确判断,静脉渗血导致的血肿,张力一般不高(高位内瘘除外),对于血肿张力过高的患者,必需高度重视,加压止血(强调指压法),冷敷,留观,2-3h 逐渐松开绷带,必需彩超查看血肿情况,观察血肿有无搏动性血流,如血肿有搏动性血流,即刻联系通路组医生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必要时转往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10.可供选择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具有抗血栓、消炎止痛、改善患处血液循环等作用,能通过皮肤直接吸收,缓解穿刺部位疼痛和压迫,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出血停止后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加速促进皮下血肿的吸收,促进血管软化;(2)新鲜马铃薯片,可将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血肿部位,透析结束24h后,待内瘘穿刺处愈合后,将切好的马铃薯片敷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周围,待土豆片水分蒸发殆尽后重新更换,反复多次使用即可。

如何避免内瘘血肿呢?我们需要做到的注意事项:

①内瘘穿刺建议尽量避开肘正中上下5cm区域,因为此区域内动脉位置浅,分支多,穿刺部位静脉血管与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尺神经、桡神经、肘正中神经非常临近,此区域穿刺损伤动脉血管与神经的几率大大增加,如血管条件较差的病人,强烈建议责任护士与通路组医生彩超评估后再穿刺,穿刺护士务必做好“心中有数”,对穿刺针深浅熟记于心;

②避开血管分叉处,因此处的血管穿刺很容易刺破血管,导致静脉血肿;

③穿刺困难的患者,与血管通路组医生共同彩超探查血管,做好血管通路穿刺点的标识;

④同一个患者内瘘穿刺时,静脉端或动脉端,每位护士最多穿刺两针,若两针未成功,建议更换穿刺护士,再次穿刺未成功,使用便携式彩超机,超声引导下内瘘穿刺,下次上机前仍然建议超声引导穿刺;

⑤对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或貌似条件比较好的新启用内瘘患者,重视穿刺针本身可能造成内瘘损伤的因素。建议使用型号较小的“18G”穿刺针或“套管针”。

穿刺针选择:新启用内瘘,建议使用小号( 17G 或16G)穿刺针,并采用较低血流量(180~200ml/min),以降低对内瘘的刺激与损伤。使用3~5 次后,再选用较粗的穿刺针(16G 或15G),并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血流量(250~350ml/min)。@xiaospring @丁香通讯员 @丁香肾脏泌尿频道

最后编辑于 2023-09-13 · 浏览 3344

4 79 1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