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食管异位皮脂腺

发布于 2023-09-09 · 浏览 2834 · 来自 iOS · IP 四川四川

作为内镜医生遇到首例罕见的皮脂腺异位食管,仍有发现一例早癌那份喜悦,不同的是食管异位皮脂腺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分享如下:

previewplay video


img


img


img


一、期刊

标题:食管皮脂腺异位83例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食管皮脂腺异位的临床、内镜、病理和预后等特点及该病内镜检出率.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确诊为食管皮脂腺异位的病例,分析该病内镜检出率,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总结83例例食管皮脂腺异位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及预后等特点.结果 食管皮脂腺异位好发于中年男性,年龄(552.4+12.6)岁,内镜检出率为0.00738%.内镜下多为黄色、扁平斑块状隆起,表面白色针尖状突起为其特征性表现.组织病理学可见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的皮脂腺结构,该病属良性疾病,无需内镜下治疗,预后良好.

结论 食管皮脂腺异位少见,内镜下易误诊为真菌性食管炎、食管黄斑瘤、食管癌及黏膜下肿瘤等,内镜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及不必要的治疗.该病组织学起源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为食管鳞状或固有腺体化生.

作者:张梦然;庞铭歌;张玫

刊名: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出版年:2021

二、期刊

标题:食管皮脂腺异位内镜表现和临床病理分析(附国内19病例报告)

摘要:

目的 总结食管皮脂腺异位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内镜和病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收治的5例以上消化道症状起病的食管皮脂腺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文献中的14例食管皮脂腺异位的患者资料,分析该病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 19例患者中2例无临床症状,其余以上腹部不适、上腹部饱胩、上腹痛、胸骨后哽咽感、进食异物感、反酸和烧心等就诊,其中胸骨后哽咽感、进食异物感与该病相关性强,该病无阳性体征,该病内镜下常见诊断为黄色(斑)瘤(26.32%)、脂肪瘤(15.79%)、食管结节性增生(5.26%)、霉菌性食管炎(5.26%)和食管白斑(5.26%)等,误诊率高,病变多位于 食管中下段(84.21%).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皮脂腺异位 病理表现为成熟或幼稚皮脂腺细胞.

结论 食管皮脂腺异位为少见临床病变,临床无特异症状,误诊率高,应提高鉴别诊断能力,特别是与浅表型食管癌鉴别.该病确诊有赖于内镜及病理活检,预后较好.

作者:徐佰国;孟祥伟;孙逊;刘磊

刊名:中国内镜杂志

出版年:2019

三、期刊

标题:食管异位性皮脂腺的临床病理特征:时间变化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摘要:食管异位皮脂腺是非常罕见的病变。一份报告中的一系列5个案例是迄今为止英国文献中描述的最大数量。我们对8例食管异位皮脂腺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研究。诊断时的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0岁(范围为50-71岁),8名患者中有7名是男性。在7例病例中观察到局灶性病变,而1例在整个食道中表现出多重病变。四名患者之前接受过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在3名患者中,没有检测到局灶性病变。诊断后,3例病例至少出现一次自发回归。在免疫组织化学方面,所有8例的皮脂细胞对雌激素受体(ER)和黄体酮受体(PgR)呈阴性,而5例的皮脂细胞对雄激素受体(AR)呈阳性。基底/副基底细胞分别在5例、7例和4例中对AR、ER和PgR呈阳性。GATA3在7个可用病例中的6个病例中的皮脂细胞和基底/副基底细胞中表达,而所有7个可用病例的病例都对乳糖蛋白和GCDFP15呈阴性。我们的报告按迄今为止英国文献中报告的最大病例系列提供了食管异位皮脂腺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此外,时间变化,特别是自发回归,以及激素受体和GATA3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与荷尔蒙调节下先天性错位导致的病变兼容。因此,由于荷尔蒙刺激的生长,它们似乎是可以检测到的先天性错位。

作者:Hashimoto H;Horiuchi H;Miura S;Takayanagi S;Gunji T;Morikawa T

刊名:国际外科病理学杂志

影响因子:1.2

出版年:2021

四、期刊

标题:食道中的特异性皮脂腺: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

摘要:简介:大多数异位皮脂腺都报告在外胚层来源的组织中。然而,关于食道(一种内胚层来源的器官)中异位皮脂腺的报告相对较少。案例介绍:我们报告了一名无症状的54岁男子患有异位食管皮脂腺的病例。在胃肿瘤的内窥镜检查中,在食道远端偶然观察到这些病变,并经组织学分析证实。结论:由于没有已知的恶性肿瘤,因此通常不需要对食管异位皮脂腺进行监测或切除。然而,如果患者出现此类症状,有时可能需要抗反流治疗。此外,这些病变应该与需要治疗的其他食管病理病变区分开来。因此,需要内窥镜医师对这些病变的检测和鉴别诊断给予更多关注。窄带成像模式和/或内窥镜活检可能会有所帮助。

作者:Lee SH;Lee DJ;Kim KM;Kim KN;Kang JK

刊名:苏格兰医学杂志

影响因子:2.7

出版年:2014

五、食道中的异位性皮脂腺:三个新病例的报告和文献综述。

摘要:食道中的特异性皮脂腺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异常,到目前为止,仅在14个活着的个体中进行了描述。我们在这里描述了三例新的内窥镜诊断的这种良性病例的宏观、病理和临床特征。三名患者中有一人表现出分布在整个食道的大量病变(超过100例)。回顾了现有文献,并讨论了所涉及的可能的发病机制。

作者:Bertoni G;Sassatelli R;Nigrisoli E;Conigliaro R;Bedogni G

刊名:美国胃肠病学杂志

影响因子:9.8

出版年:1994

六、期刊

标题:[大约2例食管异位皮脂腺:活检和切除标本的内窥镜和组织学相关性]。

摘要:皮脂腺是位于真皮层的皮肤附件。这些腺体的外皮的焦点经常在外胚层组织中被发现:它们代表Fordyce病。然而,在非外胚层组织中只提到了少数异位皮脂腺病例。食管位置的Fordyce斑点是不寻常的,其中大多数是从活检标本中诊断出来的。我们报告了两例食管异位皮脂腺病例,第1例从切除的标本中诊断出来,第二例从活检中诊断出来。进行了文献审查。

作者:Csanyi M;Arnaud M;Le Pessot F;Huet E;Piton N;Sabourin JC

刊名:病理学年鉴

影响因子:0.5

出版年:2016

七、期刊

标题:食管异位多分钟皮脂腺的内窥镜检测。案例报告和文献综述。

摘要:本病例报告描述了一名患有罕见的异位皮脂腺的患者。患者是一名53岁的妇女,抱怨肛门息肉脱垂,她接受直肠息肉的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后,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以检测其他病变。虽然她没有上消化道系列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胃灼热或上腹痛,但在中下食道观察到多个黄色圆形升高病变排列成行,直径为0.5毫米,数量超过100个。对从病变中提取的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内窥镜检查发现了一种具有皮脂腺特征的结构,包括排泄管。

作者:Hoshika K;Inoue S;Mizuno M;Iida M;Shimizu M

刊名:消化性疾病和科学

影响因子:3.1

出版年:1995








皮脂腺异位症 (11)
纠错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5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最后编辑于 2023-09-09 · 浏览 2834

7 23 5
同行评议 1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