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案|止嗽散加减治咳嗽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4岁
主诉:咳嗽半月余。
简要病史:患儿半月前“感冒”在“儿童医院”诊断“急性扁桃体炎”,服药后“感冒”症状减轻,但仍有干咳,现为中医治疗来诊。现证见:咳嗽,干咳为主,夜间及早晨冷空气刺激后明显,无发热、畏寒、咽痛、鼻塞、流涕等不适。饮食尚可,睡眠欠佳,大便干,小便正常。
体格检查:体温36.4℃,咽、扁桃体无红肿。双肺未闻及明显啰音。
辅助检查:无
临床诊断:咳嗽--风燥犯肺
治疗经过:
治 法:疏风润燥止咳
处 方:止嗽散加减:
荆芥6g 防风3g 款冬花9g 白部9g
桑叶6g 杏仁6g 炙甘草6g
2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复诊:药毕复诊,咳嗽减轻,大便干。
前方加麦冬9g ,半夏3g,牛蒡子6g。
3剂后咳嗽缓解。
讨论:
咳嗽用麦冬心得。
按:古方多以麦冬治肺虚咳嗽,独徐灵胎谓嗽者断不宜用。盖以其汁浆胶黏太甚,肺中稍有客邪,即可留滞不散,惟济以半夏之辛燥开通,则不惟治嗽甚效,即治喘亦甚效。故仲景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有竹叶石膏汤,麦冬与半夏同用。治火逆上气,有麦门冬汤,以麦冬为君,亦佐以半夏也。又肺虚劳嗽者,医者多忌用半夏,是未知半夏之性者也。徐灵胎曰:“肺属金,喜敛而不喜散。”盖敛则肺叶垂而气顺,散则肺叶张而气逆。半夏之辛,与姜、桂之辛迥别,入喉则闭不能言,涂金疮则血不复出,辛中滞涩,故能疏,又能敛也。又辛之敛与酸之敛不同,酸则一主于敛,辛则敛中有发散之意,尤与肺投合也。
又喻嘉言赞麦门冬汤中用半夏曰:“于大建中气,大生津液药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以利咽下气,此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