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中医病案|桂枝汤不用白芍反用赤芍

发布于 2023-09-05 · 浏览 1639 · 来自 Android · IP 云南云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4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四川-海天 推荐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35岁

主诉:鼻塞、流涕伴发热2天。

简要病史:患者前天不甚受凉后出现咽痛,伴有畏风、畏寒、发热,自测体温37.6℃,在外院发热门诊就诊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结果“阴性”,后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开“连花清瘟胶囊”后回家,今日患者自觉症状缓解不明显故来我院就诊。

中医四诊:畏寒,畏风明显,发热,热即出汗,汗后热自退,鼻塞,流清涕,有时涕如水状流出,全身疼痛,乏力稍感咽痛,纳差,进食后欲呕。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6次/分,呼吸19次/分,咽轻度充血,扁桃体无红肿。双肺未闻及明显啰音。

辅助检查:昨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结果“阴性”。

临床诊断:

中医诊断:感冒--太阳中风证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

治   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处   方: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桂枝9g       赤芍9g         生姜12g          大枣12g

黄芪12g      白术15g        防风3g

2剂。冷水泡15分钟,大火煮,待沸10分钟后取药服用。

另备黄芪、白术各10g,陈皮3g,粳米50g。黄芪、白术、陈皮开水泡5分钟后去渣,用此水煮粥。服药后服此热粥适量,随后覆薄被休息,若缓缓出汗,并且其余诸症明显减轻则不必再服;若出汗不明显,则每隔4小时同法服药1次,直到症状明显减轻。

2日后复诊:畏寒、畏风、发热、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已基本缓解,仍觉乏力,活动后仍有出汗,出汗量较前减少。

调方: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12g      白术15g        防风3g

3剂,上药用沸水泡,代茶饮,每日一剂。

讨论: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从上述2条原文可以看出,桂枝汤症主症就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病机就是阳浮而阴弱,即:风寒伤人肌表,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营卫失和。

此患者,有营卫失和表现,故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平素易出汗,动后明显”,说明平时即表虚不固,顾加玉屏风散易实卫。桂枝汤原方需“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今亦啜热稀粥,只是此粥用黄芪、白术、陈皮水煮,有益气固表、健脾开胃之效。

此桂枝汤中用赤芍?

按:《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孙思邈《千金要方》:“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须赤者”。

成无已《注解伤寒论》“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

此方为《伤寒论》方,用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因芍药“白收而赤散”,故用赤芍以散外邪。

普通感冒 (74)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3-09-05 · 浏览 1639

7 7 2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